电梯贴了合格标不等于安全 遇到电梯事故该怎么办?

提要:近日,湖南长沙一个小区的电梯又出事了,李女士带着女儿乘坐电梯准备从29楼下到1楼,结果电梯从29楼直冲顶楼32楼,自己全身多处骨折,女儿受到惊吓。根据欧洲的经验,每在设备制造环节多投入1欧元,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就减少10欧元以上的维修成本,社会效益显著。

  新闻来源:合肥网

  近日,湖南长沙一个小区的电梯又出事了,李女士带着女儿乘坐电梯准备从29楼下到1楼,结果电梯从29楼直冲顶楼32楼,自己全身多处骨折,女儿受到惊吓。小区居民反映,该小区电梯事故频发,令人担心。为什么贴着“绿标”的电梯也不安全?网友表示:“电梯维保就是个笑话”。

  近日,湖南长沙一个小区的电梯又出事了,李女士带着女儿乘坐电梯准备从29楼下到1楼,结果电梯从29楼直冲顶楼32楼,自己全身多处骨折,女儿受到惊吓。小区居民反映,该小区电梯事故频发,令人担心。为什么贴着“绿标”的电梯也不安全?网友表示:“电梯维保就是个笑话”。

  电梯事故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遇到这种问题,电梯的质量和管理肯定要被质疑。但有关部门能把精力放在事故前么?

  按照国家标准,电梯维保有周检、月检、季检、年检,还是比较严格的。但电梯事故仍呈上升趋势,这与“电梯界”的乱象丛生脱不了干系。

  1.大量电梯超期服役

  中国电梯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按电梯平均寿命20年测算,我国已进入电梯老化的重要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有多少电梯超期服役和带病运行,尚没有一个清楚的数据。

  2.恶性竞争产生的“经济型”电梯

  业内人士表示,电梯行业存在恶性价格竞争,产能过剩。一些厂商出了所谓“经济型”电梯,这些经济型电梯与正常的电梯相比,有些功能被减掉。例如电梯的“到站钟”声就没有了,本来应该显示“正在维修”的也不显示了,一些功能被简化,价格下来了,隐患也必然增加了。

  3.第三方维保市场混乱

  现在很多电梯的业主都通过第三方维保商对电梯进行维保,目的就是为了节省成本。例如,如果是厂家维保,一部电梯一年的维保费用为7000元左右,高的达到1万元,而第三方维保商却能将其压缩到3000元左右。维护保养单位为签合同,会不断地往下压价,展开“价格战”,最终拿到合同的那家,可能在实际的维护保养过程中很难按照要求来做,比如维保的周期、维保所使用的零部件等,在这些方面就有可能“偷工减料”。

  一方为省钱,一方为揽客户,双方间就这样达成维保“默契”。

  4.专业维保人员比较少

  在电梯维保市场,除了恶性价格竞争、行业管理无序外,专业的维修保养人才短缺也是一大弊病。由于工作每天来回奔波,很累,再加上待遇一般,很多人干不了多久就辞职了。此外,一些电梯维保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就雇用无证人员上岗,即使有了上岗证,很多人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多种因素造成行业专业人才缺乏。

  5.生产、监测标准严重落后

  国内多家电梯生产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仅符合国内生产标准,而这个标准是模仿1995年发布的欧洲标准,已经落后现行欧洲标准十余年。不仅是生产标准,国内电梯监测标准也严重落后。有政府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检测机构对电梯进行检测,参照的是2002年实施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这一规程已有近10多年历史,有些新的安全隐患出现在检验规程之外。

  遇到电梯事故该怎么办

  有业内人士针对此事给出了建议:“不管电梯是下坠还是上冲,电梯里的人都要双手抱头下蹲,这样可将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不过网友表示并非这样。

  根据欧洲的经验,每在设备制造环节多投入1欧元,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就减少10欧元以上的维修成本,社会效益显著。遗憾的是,直到今天公众接收到的主要信息仍然是“电梯安全隐患主要在维保”或者“如何正确乘梯”、“如何自救”的保命口诀。而电梯本身的设计和制造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却鲜有追问和解答。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