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协会朱冬青:防水行业价值取向需转型
为提高行业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建筑防水施工质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推进职业技能教育,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10月17日,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主办、深圳市防水协会承办,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科顺杯”建筑防水职业技能大赛暨2015年建筑防水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初赛在科顺华南生产基地佛山高明厂举行。新浪地产(微博)网就此次大赛对防水行业施工的促进等方面对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进行了采访。
新浪地产:怎么让厂家把技能大赛技能的实际成果最终运用到工程施工的质量上或过程中降低渗透率?
朱冬青:建筑防水材料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性建筑材料,它与地毯、壁纸有很多不同之处。地毯和壁纸仅仅影响居室里装饰的效果,但是防水材料要是出现问题就会发生很严重的渗漏,涉及到建筑安全和建筑寿命以及到老百姓的民生和生活质量,所以我认为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
但是建筑防水材料本身不是一个终极的产品,它只是一个半成品,必须辅以施工才能最终体现它的价值或者社会价值。如果施工最终不能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那建筑材料做的在好也都是零。所以建筑材料做好了,并不等于建筑工程就不漏了,或者整个的建筑设防体系就能达到,建筑防水工程是实现建筑防水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
我们长期以来都关注整个防水市场的状况。建筑防水行业30年以来工业升级已经非常之快,所有国际上的材料也都可以生产,但是仍没有改变建筑渗透率居高不下的状况。我们去年做了一个全国调查,结果大吃一惊,渗透率非常高。这里面有一个重大的环节就是厂家可以做出好的建筑防水材料,但施工这么多年来却没有提升,等于我们从来就没有做建筑防水的施工培训,没有人承认建筑防水施工是一门技能。
我们很多年前就想把防水施工做起来,并发现所有防水施工的人都是农民工、临时工、小工,没有任何技能。材料做的再好,遇到没有技能的施工工人时,防水体系就是零。所以要解决渗漏率居高不下,一定要从施工工人的职业技能来入手。但是中国没有人能当老师,所以我们决定请外国专家办这个班,在中国我们给它起名叫“建筑防水技能培训师培训班”。我们要求培训师既能够有操作的经验,又能够有教育背景和教育潜质,不光能学还要能教别人,刚大学毕业的人可能不会施工,工头出身的可能不会教课,所以挑的都是两者都会的。
这些外国的老师来了,我们不希望他们从零起点开始讲,因为毕竟中国做了这么多年了也不是零。大概从2013年开始,请过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今年我们请的是德国人,全世界公认德国人做这个是最严谨的,我们请了最严谨国家最大培训学校的培训师今年来做,所以我们重点还是认为老师要对了才能不把学生教歪。
我们没有施工的规程和工法,所以也在编施工的规程、工法,通用的教材。把美国、德国、法国的这些长处都取过按照中国的传统经验去做。那么,我们现在做了这个以后,又去劳动社会保证部和苏州防水院申请了“建筑防水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
新浪地产:是正式把防水施工列入职业技能鉴定吗?
朱冬青:对,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需要逐步的去升级,各个级别都分学时。协会主要是负责培训,鉴定站负责职业鉴定。我们把职业培训、职业鉴定、职业大赛三者结合起来互相去促进,靠大赛的影响力推动各个地方更多的人参加技能培训鉴定,大赛里的选手必须是经过培训并且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才能参赛,这是门槛。我们要把这当做一个长期战略性的任务来做,计划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面要培训五万个产业工人。
我们还积极参加“国际屋面联合会大赛”。我下周准备出国去申请2018年这个大赛在中国举行,通过4年学习以后中国就有能力有实力去参赛。
新浪地产:是申请中国赛区?还是承办整个大赛?
朱冬青:承办整个大赛,将近有30个国家来参赛。
这个组织有64年历史了。 比赛2001年以前都是每年一届,之后就改成每两年一届,所以明年我们还要举行一个选拔赛去参加2016年的大赛。
我们2014年也有旁观式的参赛去了一个队,但是特别狼狈什么都不懂。就发现我们的技能和国际上的技能差的太远,工具和工法和别人也无法比较。他们做的是屋面系统而我们还只是防水,天壤之别。
如果2018年能在中国举办,那么影响力是极大的。不仅是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建筑大国而且建筑我们是主生期,希望通过这个来改变中国防水终端市场的技术水平,解决技术渗漏率居高不下的根本问题。
新浪地产:这个行业里有名的防水厂家听说过很多,但是为什么施工这一块基本没怎么听说呢?
朱冬青:现在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独立的防水公司不太多,真正在这个行业里有施工技能的绝大多数都是以防水生产企业为主导的。这个就会产生误区,是否想让所有的防水生产企业都去做施工?其实并没有,也做不到。因为我们防水生产企业正在逐步减少,未来会有50%的减少,剩下的几百家企业去做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就有一个大的转型,在 “十三五”我们会把行业的价值取向由做最好的建筑材料到做不漏建筑去转型,如果一直做不漏的建筑那么这个产业链就会非常好以结果论,产业链中间的这一块企业都能够去施展拳脚获得利益。
让企业由一个单纯的企业生产商到防水系统综合服务商去发展,这样发展产业链就会有延伸,要把市场服务和施工服务甚至把质量售后的承诺都完成,就实现了不漏。
新浪地产:刚才您说到了出国比赛我们的防水施工工具很落后,那您认为现在的防水施工工具要怎么改进?
朱冬青:我们第一届培训用的模型是外国设计国内组装的,防水卷材、喷枪都是按照国外要求进口,成本很高。以前用汽油喷灯国外老师没办法教,所以我们要想在国际上取得成绩还是有一些困难的,工地使用的工具和我们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