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产业现代化春天来临 业内高度关注“卓达现象”
从绿色模块化建筑制造商到城市综合运营商
早在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政协第二次双周座谈会上就明确指出,社会各界对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在节能节水、降低污染、提高效率等方面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共识。今后要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制订和完善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抓好落实。
今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是强调,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也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专题部署。由此可见,留住我们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建筑产业现代化大有可为。
在中央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事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预计今年全国累计新开工的产业化建筑面积将超过4000万平方米。同时,国家层面正在研究出台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十三五”规划。这意味着,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缓慢发展后,建筑产业现代化在我国有望迈入发展的“快车道”,步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陈政高也多次反复强调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推进装配式建筑及建筑产业现代化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工程质量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都具有重大意义。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将推动工业现代化及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进而形成一个甚至数个完全新兴的产业链、培育新的产业集群,推动行业创新升级。住房城乡建设部已将‘大力提高建筑业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新跨越’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显然,在中央及行业主管部门大力提倡下,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推进新兴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建设领域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这为像卓达集团这样致力于发展绿色事业的企业迎来了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契机。较早步入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域、现已跻身‘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卓达集团并不只停留于研发生产绿色模块化建筑,我们正在充分结合自身优势,由绿色模块化建筑制造商朝城市综合运营商转型。”卓达集团执行总裁杨汗青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据本报记者粗略统计,卓达集团目前已与全国40余家地方政府签约,合作共建新型城镇化产业新城,率先开工兴建卓达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早在2012年,位于威海的卓达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就已成功投产,哈尔滨、上海、石家庄、济南、潍坊、莱州、黄山、池州、咸宁、张掖等20座城市的产业园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唐山、张家口、衡水、长春等10余城市的产业园已签约,正在筹备动工。从具体区域来看,卓达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已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三省、长江经济带。
针对这些已经进入的城市和区域,卓达集团在大力发展绿色新型新材、积极推广绿色模块化建筑在产业新城开发建设中应用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包括市政设施和城市配套设施,如道路、桥梁、污水处理、给排水、河道湖泊治理、环境整治、新材新技术推广、医院、教育、养老健康等。
“由绿色模块化建筑制造商转型城市运营商,卓达集团正依托‘二产先行、三产联动、新生产力造城’运营模式和绿色产业平台,推动绿色模块化节能减排建筑及新型城镇化发展。除继续广泛拓展各级政府资源外,我们将更多与房地产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相关协会、机构、公司、资本方签约合作,广范围整合各类社会化资源,并将它们统统纳入卓达绿色产业平台的构建,共同创造新的财富增量跟价值,以实现‘产城融合’的集聚叠加效应。”杨卓舒对本报记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