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 共计1100亿元
中国央行证实,今日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计1100亿元人民币,期限6个月,利率3.35%。
今天早些时候,路透援引三位消息人士称,中国央行今日向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等进行了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全部为新增规模。
消息人士还透露,中国央行此次操作应意在缓和因人民币贬值而导致的流动性趋紧压力。一位消息人士称,“应该是缓冲(短期资金压力),利率持平(于7月),也不是到期续做。”
法国巴黎银行评论称,通过MLF释放流动性意味着中国决策者认为没有必要立刻进行更长期的流动性投放,例如降准等。
法巴经济学家Jacqueline Rong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MLF可能旨在对冲由于干预人民币汇率导致的流动性紧张。如果人民币是否持续、大幅下跌是中国央行会否实施降准的关键所在。
“如果未来三年中国准备金率下降至8%-10%的话,我也不会感到奇怪,因为当前时期资本大规模外流的可能性不大。”他表示。眼下中国的准备金率仍有18.5%。
流动性趋紧
华尔街见闻网站昨日提及,近几日银行间市场又重新出现了资金趋紧的迹象,8月6日以来,银行间利率出现了缓慢上升的态势,其中,7天期Shibor由2.45%缓慢升至2.53%,隔夜期利率也从上月末1.37%的位置大幅上升至1.75%。
方正证券宏观分析师杨为敩指出,这背后可能隐含着一轮趋势性的利率抬升。这背后除了外汇占款流出的因素,更大的根源可能是在实体经济。
中国央行昨日大规模投放短期流动性予以应对,在公开市场(8月18日)进行1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维持于2.5%,操作量较上周二大增1.4倍,创2014年1月底来单日最大。
民生证券固收分析师李奇霖认为这反映了央行已经注意到短端资金面紧张,后续降准可期。
本周二,中证报头版评论称,综合人民币汇率阶段性走弱预期,参考银行间资金利率、商业银行体系超储率、外汇占款下降、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在当前流动性边际趋紧背景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宽松举措有望出台。
就在上月,央行还因市场流动性相对宽裕而净回收MLF逾千亿。中国央行本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到期收回3,845亿元人民币,开展六个月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投放2,500亿元,利率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