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调查:暖气报停不好办 热计量改造效果不佳

乌市供热行办主任吴亚东说,一些热企要求“邻居签字”,是借鉴了东北一些城市热企的经验。顶楼一楼不能报停企业解释:一旦停暖会吸收更多热量,影响周围邻居,若室温过低,还会冻裂自来水管、下水管道。

  供热办:不得设置附加条件

  乌市供热行办主任吴亚东说,一些热企要求“邻居签字”,是借鉴了东北一些城市热企的经验。停暖后因热传导,会吸收邻居的热气,“但吸收热量非常少,不会对邻居用热造成明显影响。”吴亚东说,“如果用热户的申请不属于《乌市城市热力管理条例》规定的3种情况,无正当理由,供热企业不能随意设置门槛。虽然热企规定有其现实原因,但只要停暖就要求用户邻居签字,而不去现场实地查看的一刀切做法并不可取。”

  吴亚东建议,用户申请停暖遇到热企附加条件时,可向所在区县供热管理部门投诉,“如果辖区供热管理部门还无法解决,还可以向我们投诉。”如调查属实,他们将对企业进行通报,并取消相关年底评选优秀资格,“严重一点,甚至会影响到热企特许经营和资质的审核。”吴亚东说。

  新疆万和律师事务所郭金声说,热力公司抛开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增加附带条件,这种情况是违规的、不合法的,“住户如果要维权,可以依据政府条例走相关程序,也可以收集相关证据,起诉热力公司或拒缴全额暖气费。”

  另据报道,乌鲁木齐曾有用户因申请停暖状告热企的案例。2008年,调往库尔勒的邬女士为乌市住房申请停暖,给新疆康德环保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寄了一封挂号信,但未获答复。次年,邬被康德热力起诉要求缴纳采暖费。邬女士一审败诉后,起诉至乌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审理认为,邬女士住房具备分户停暖条件,符合《条例》有关规定。作为用热户,她已履行申请变更供热合同的相应义务,但热企未作答复,虽“双方实际并未办理供热合同变更手续”,但不能归责于邬女士。法院判决,邬女士仅负有缴纳基本供热费的义务。

  各方看法

  说白了,申请停暖影响热企效益

  专家指出:加快技术改造完善相关条例,才是解决纠纷的出路

  申请报停暖气这件简单的事,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节约能源,节省开支的好事,热企为何一不宣传二不情愿呢?乌鲁木齐一家大型热力公司客服中心的负责人祝平揭开谜底:事关热企效益。

  热企:停暖多了效益就少了

  祝平解释说:“停暖住户多了,供热企业收益减少,自然要想各种办法设障碍了。”乌市大多数用户是按照受热面积向热企缴纳热费的,一个区域或一个小区的供热总管线不会因入住率变化而改变。为保证正常供暖,达到供热要求,热企的热量控制、压力和流量都不会变。也就是说,供热成本相对固定,不会因一些住户停暖而减少热量。申请停暖的多了,暖气费就收得少。打个比方,一个小区有1000户,按每户一年暖气费2000元估算,若有200户申请停暖,每户少缴1000元,200户就少缴20万元。这对一个小型供热企业来说,损失是很大的。

  乌鲁木齐近郊一些新建小区,多见交房两年后(即超过保修期)入住率仍不足一半的情况。一家热企的负责人说:“我们供热的一个小区,很多楼上楼下、前后左右都是空置房屋,小区申请停暖的多达上百户。如果都同意了,会造成大量的热量散发和损耗,导致没停暖住户家里温度很难热起来。再说,申请的人多了,仅仅一半的热费,我们连保本都不够。”

  祝平说,另外还有来自物业公司的阻力。部分小区的暖气费由物业代收,热企给予每平方米0.6至0.8元不等的代收费。一旦用户申请停暖成功,物业也没了代收费。

  

  行办:推行热计量改造效果不佳

  据统计,乌市供热面积目前达1.7亿多平方米,除去壁挂炉自行供热外,集中供热面积有1.6亿平方米。“其中独立式循环供热面积不到一半,大多都是老房子,串联的,没法申请停暖。”乌市供热行办主任吴亚东说。

  为推行节能减排,解决用热纠纷,建设部2003年起就在全国推行热计量供暖。吴亚东说,所谓热计量供暖,即在每户安装一个类似于水电表一样的热计量表,一旦用户不需要供热,即可自行关掉,乌鲁木齐2006年起推行热计量供热,目前覆盖面积达到4000多万平方米。

  据介绍,实施供热计量的前提是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同步改造,实现分户计量和室温调控,并配套实施热源、换热的自动化改造,保证有效节约热能。根据各个区域的供热情况,供热单位可以及时有效调节,“低保高控”,避免热能浪费。用户也可根据自身用热习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自主调节室温,实现节能降耗。

  但记者调查发现,乌鲁木齐不少进行热计量改造、且安装了热计量表的小区内,热计量表形同虚设,并未使用。热企依旧按面积收费。

  “由于热计量供热存在一些自身问题,导致包括乌市在内的全国热计量供热工作推行较慢。”吴亚东解释说,供热进出水水质不一样,水杂质容易对热计量表造成损坏。“好点的热计量表都是上千元,住户家中应该安什么样的表?怎么收费?表坏了谁承担?这些都没有相关规定。”吴亚东说,正因热计量供热、收费等相关配套措施和标准没有出台,导致这项工作推行缓慢。

  专家:热企不能强制消费

  新疆财经大学中亚区域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张磊(微博)指出,用户和热企双方本应是平等的契约关系,但在实际中,面对热企,用户处在弱势地位。“有意思的是,热企在社会中往往以委屈者形象出现。”张磊说,因为承担公共服务事业,自煤改气后,热企使用天然气供暖,成本增加,每平方米22元供暖费却一直没有变。一觉得收取标准低,再加上有大量用户恶意欠费,热力公司大叫委屈。

  “但在现实中,一旦住户家中温度不达标,热企能解释出各种原因,普通用户非专业人士,无法求证,造成被强收费用。”张磊说,加之热企本身处于垄断经营的强势地位,用户无法选择热企,所以两者之间是不对等的契约关系。张磊认为:用户满足了停暖条件,热企就不该设置障碍。报停符合国提倡节能的要求,减少民众负担和能源损耗,热企应积极支持这件好事。

  自治区社科联研究员戢广南说,热是一种看不见的商品,用户有选择权,“只要符合相关条件申请停暖时,热企不能强制消费。”戢广南说,随着一家多套住房现象增多,房屋空置率也在加大。因技术手段、相关政策滞后及历史遗留问题等诸多原因,用户掏多少钱、买多少热、怎么买自己都不能说了算,所以纠纷不断。这需要执法部门和监管部门以管理思路的创新、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推进配套法律法规的完善等手段解决问题,“比如加快热计量改造和技术改进步伐,尽快出台相关收费标准及配套措施,完善相关条例”。

  乌市供热行办主任吴亚东表示,自治区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出台热计量供热收费标准,相信相关标准出台后,这项工作就能很快推行下去,届时,用户与热力公司之间相关纠纷有望大大减少。

  (应采访对象要求,报道中的“吴克”和“祝平”为化名。)

  

  讲述

  签字失败很郁闷

  邻居:那是你和热力公司的事!

  讲述人:吴先生

  拿着物业给的邻居电话挨个打,只能跟人家说好话,反复讲真的没什么影响,请人家看在邻居的面子上帮忙。

  楼下年轻女孩痛快地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何况是邻居,我给你签。左手邻居是个小伙,说他懂呢没啥影响,不但答应给我签,还说他楼上住着他老爹,需要的话一并签了。虽然不需要他的楼上签字,但陌生人之间说这话,我真很感动。

  两个邻居顺利,我高兴得太早。第三位说考虑一下,回头告诉我问了热力公司,不但有影响,而且如果签字,冬天她家暖气有问题的话就不管了。不知是真是假,反正就一句“不好意思”,不给签。

  敲开了最后一位邻居的门,我才开口,就像防贼一样把我领到楼道,不让在他家门口。

  我讲完,他反问我道:这是你和热力公司的事,连我有什么关系?!我反复说明签字是热力公司规定,根本不带理的,就一句他不管。

  事办不成挺郁闷的。但说心里话,我也能理解邻居,更烦这个签字规定。这不是制造矛盾么,太别扭了,我也生了情绪:不给我签字,以后有事找我,别怪我不客气。

  签字成功

  也担心供热公司真不会管邻居了么

  讲述人:何女士

  房子买了3年,邻居一个不认识。去物业要邻居联系方式,人家态度是:没这个义务帮我,让我敲门去。连续3个傍晚上门,只有楼上开了门。进去人家看告知书肯定担心。我只能说,都是邻居照顾一下吧。两口子挺年轻,女的嘟囔着说万一有影响咋办,男的来了句:能有个啥影响,签吧!

  我去物业磨,才给了其他3位邻居电话。原来左邻右舍都不常住,一个伊犁人,一个在和田。我硬着头皮打电话,怕人家以为是诈骗电话不接。还好最后都接了,没想到这两家也打算报停呢,这下我们成了互相帮助了,痛快同意签字。

  第四家接了电话,答复是:谁知道我是什么人,要签字见面再说。晚上见了表示理解,给我签了。但人家提出来:“万一冬天暖气不热,你得配合我解决问题。”

  我算幸运的,遇到4个通情达理的好邻居。可我心里也没底,万一邻居家里暖气不热,又并非我停暖的原因,热力公司以签字为由真不给邻居解决怎么办?再说了,房子里暖气不热原因多了去了,拿什么证明是我停暖造成的呢?想到这,虽然报停成功,还是有些担心呢。

  暖气报停减半缴费

  根据相关规定,用热户申请报停暖气获批后,该供暖季的暖气费减半缴纳。以乌鲁木齐现行标准,即按每平方米11元缴纳基础热费。

  申请停暖门槛

  须请四邻签字企业解释:这是企业根据《条例》相关规定的大框架,结合工作实际来制定的。

  交房5年以上企业解释:原本是交房两年后能申请停暖,但小区房子不断出现爆管、冻裂等情况,才改成了5年。顶楼一楼不能报停企业解释:一旦停暖会吸收更多热量,影响周围邻居,若室温过低,还会冻裂自来水管、下水管道。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