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砖》国标修订限定厚度降低耗能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陶瓷砖》(GB/T4100-2015)国家标准。该标准首次对干压陶瓷砖厚度作出限定,增加了墙砖背纹的要求等内容,并有望缓解陶瓷砖断裂、空鼓等质量问题。据悉,新标将取代现行国标《陶瓷砖》(GB/T4100-2006),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限定厚度节能环保
更安全
据了解,新修订的《陶瓷砖》标准对干压陶瓷砖厚度作出限定:表面积小于3600cm2的厚度要小于10mm;表面积在3600cm2到6400cm2的厚度要小于11mm;表面积大于6400cm2的厚度不能超过13.5mm。据业内人士介绍,瓷砖越薄,对工厂的技术要求越高。虽然新标限定的瓷砖厚度与之前主流产品相差不大,但有些生产技能不高的小厂家生产的陶瓷砖可能达不到此标准,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瓷砖粘贴技术专业委员会专家苗露指出,限定瓷砖厚度不仅降低了生产耗能,也降低了行业的物流成本。而从建筑墙体材质的变化来看,现在墙体多使用的是空心砖墙,墙体承载力有限。“在同样密度条件下,砖越薄、质量越轻,安全系数也会越高。”
国家标准委则解释,此规定在保证陶瓷砖强度、吸水率等方面技术指标不变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陶瓷砖厚度,促进陶瓷砖向薄型化发展。
吸水率、黏结力等性能
得提升
新标准取消了其他方法成型砖的分类,将低吸水率挤压式陶瓷砖分成吸水率小于0.5%和介于0.5%-3%两类型。而吸水率介于3%-10%的挤压陶瓷砖中质量较低的部分被淘汰。
业内人士表示,吸水率高容易导致又干又湿。“又干又湿是指当室内水汽大时,砖会变得很湿;室内干燥时,砖又会很干,长此以往,就容易空鼓。”在传统的水泥砂浆铺贴方式下,吸水率高在铺贴时要求浸水时间长,对工人规范操作的要求高,若浸水时间不够也会发生空鼓问题。
新标准还要求干压、挤压两种方法成型的陶瓷砖背面具有一定形状的凹凸槽,也称“背纹”。 “背纹”能提高黏结强度,降低瓷砖脱落几率。
系列新标
促进行业标准化进程
国家标准委员会表示,目前陶瓷砖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集中在破坏强度、断裂模数、吸水率等方面。新标实施后,上述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苗露还指出,其实什么样的瓷砖采取什么样的黏结剂直接影响到瓷砖的铺贴质量,以前这些工作需要工人凭经验判断,经验不足就会发生质量问题。但如今,随着《陶瓷砖》国标的修订,室内外贴砖应用技术规程陆续在编和出台,瓷砖胶标准以及建筑墙地砖拉拔验收标准的制定和出台,系列标准将瓷砖与辅材相结合,规范了产品和工艺,预示着陶瓷行业正式进入标准化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