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智能化发展六大纠结 如何破局?
困局之三:做入口
从智能路由器开始,智能家居的入口之争就没停息过。路由器延伸到网关,甚至摄像头,电视,灯泡都纷纷想成为智能家居的硬件入口。结果一个都没做成。反倒因为需要整合其他产品才能形成入口级特性,妨碍了自身产品用户体验的**性。
不知道智能硬件为什么要去打造入口,好像控制了入口就控制了通往智能家居的“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从此可以过上躺着挣钱的幸福生活。但入口就在那,无声又无息,到时duang的一声,烟幕消散后看到的都是裸泳者。
在智能家居打造入口,走的还是过去中控式智能家装的道路,是违背“去中心化,扁平化”的互联网精神。手机作为中心是历史遗留问题,那现在再去打造入口和 中心,就是扛着红旗反红旗,穿新鞋走老路行复辟之实,和时代的风口背道而驰。因此应该放弃入口思维,做真正高频次使用的智能产品,谁的产品粘性最强人机交互越好,谁就能和更多的智能产品对接,形成关键节点。
困局之四:学小米
我看到市场上不少做智能产品的老总每逢展会论坛就上窜下跳,嘴里整天挂着互联网思维和用户体验。但智能家居除了让他们从一个原本的产品经理堕落成了网络水军外,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市场发展的流畅感。
在这个言必谈小米,言必谈O2O的年代,让我们来看看小米模式的本质是什么。小米真正在市场上火爆的产品就是它的智能手机和移动电源,前者摧毁了国内的山寨手机行业,后者摧毁了广东的移动电源行业。在自身的智能手机受到华为等国内厂家的狙击后,小米产品线不断演进,想通过整个智能家居生态闭环来形成壁垒。问题是在智能路由和智能手环市场推广受挫后,小米改变了过去的价格屠夫路线,智能插座从市场预期的39元提高到79元,智能灯泡定价也都在百元以上。
整个2014年小米在智能产品领域发展并不顺利,远未达到预期。这也是它在2015年初推智能家居套件,走系统智能家居的原因。但是智能家居的系统难道就是一篇蓝海了吗?
小米的优势是在现有巨大体量的成熟市场,用互联网思维带来的极低的组织成本和营销成本发力,以低价来掠夺已有市场。这在智能手机和移动电源行业可谓是所 向披靡,片甲不存。但是面对创造性的未来市场,小米模式就**为力了,这在智能路由和智能家庭套装上得到了验证。这也就告诉我们,面对苦逼做了十几年仍旧小众的智能家居市场,学小米估计是“即使自宫也练不成神功。”
困局之五:推标准
打造智能家居的系统标准,是传统系统级的智能家居企业孜孜以求多年的梦想。然而这也造成了整个产业的同床异梦,由于市场参与方一直没能形成寡头垄断,城头不断变幻大王旗也就不足为怪了。
都是天涯沦落人,相煎何太急?然而国内传统商业的格局观是容不得在没有系统规划的情况下去做任何自以为小的事情的。所以大家迄今也都基本止步在标准上。 仿佛没有了标准,中国的智能家居就没有立身之地。问题是标准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任何人为的制定和强推,都会被用户用脚投票。
标准是用来自恋的,商品才是用来赚钱的。我们应该弱化智能家居的工程属性,强化智能产品的消费属性,只有真正的产品经理才能拯救国内的智能家居行业,而 不是标准的制定者。这是一个靠产品说话的年代,这是一个商业民主的年代,这是一个消费者主权的年代,因此面对用户开发产品,以产品促进系统,而不是先系统后产品。由此看来,雷军在两会期间呼吁国家制定智能家居行业的国家统一标准,也就让人看出小米模式的苍白无力,放弃了自身作为新生产力代表的地位。
困局之六:轻云端
智能家居,智能家电企业基本都是传统制造业,很难形成对云端的深刻认知。甚至觉得云只是用来忽悠用户,让自己显得高大上的一个标签。也由此他们无法真正 做到定价的成本化,服务的云端化,以及用户的私有化。结果就是他们不屑于成本价销售却又不断面对价格战的红海,他们不屑用云端来产生服务,于是体验是线性中断的,而无法形成闭环并不断迭代。他们不屑于用户的后期参与,只是希望用一次性极致的产品来征服用户,面临的也就是不断开发新用户同时不断流失老用户。
智能产品的本质就是为了实现用户的私有化,从而真正的实现每个企业用户资源的正向积累和去中介化,能够最大限度的收获自身价值和创造最佳用户体验。随着 智能化的发展,企业的重要资产都会向云端迁移,最后所有的服务逻辑,所有的产品智慧都会在云端沉淀和反馈。任何在云端和用户之间妄图劫道的平台和产品,都会在物联网的风口中最终灰飞烟灭。
因此深耕云端不仅是平台商需要做的事情,每一个智能家居参与方都需要高度重视。产品使用逻辑中尽量不做本地化决策,而是把策略云端化。很多传统企业会认 为,如果产品逻辑策略都在云端,那如果网络断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就如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替代蒸汽机后,问电如果断了该怎么办。万物互联后,智慧集中于云端,物理世界一切如尘埃,当机器完成自我学习自我编程后,人类将离上帝更近,把凯撒的还给凯撒,只需信奉上帝!
智能家居的蛋糕在大众市场上
《2010-2015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1240亿元,千亿级的蓝海市场吸引了众多厂商争先恐后地投入其中,无论运营商还是互联网巨头,不管智能家居新起之秀还是传统家电行业,都对这块大蛋糕。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机交互等技术的成熟与迅速发展,智能家居市场也得以从概念走向现实,而与此同时,行业竞争也日趋明显。据《2010-2015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1240亿元,千亿级的蓝海市场吸引了众多厂商争先恐后地投入其中,无论运营商还是互联网巨头,不管智能家居新起之秀还是传统家电行业,都对这块大蛋糕垂涎三尺。
由导入期进入成长期,智能家居掀起全球热潮
在前不久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2015)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平淡的亮点”,像惠而浦智能洗衣机、SleepIQ智能床、Notifi智能门铃、Sengled智能灯泡等产品都十分有代表性。在消费者看来,本次的CES,大部分智能家居产品只是过去概念的延伸与成熟,并没有多大创造性;但从运营商的角度看来,经过国内外各厂家十多个年头的共同开发与推进,智能家居市场已由导入期进入到成长期,这一新兴市场充满机遇。
其实智能家居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十多个年头,但由于前期技术不成熟,没有找准切入点,大多数厂商光打雷不下雨,一直在炒作概念,市场发展速度相当缓慢。
三大运营商早在几年前便已部署智能家居领域。2010年,中国电信已与海尔签订“E-store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智能家居等方面展开合作;同年,中国联通也牵手美的,发力3G智能空调;2011年,中国移动推出基于TD-SCDMA无线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宜居通”,从安防预警、家电远程控制、无线路由等方面全方位优化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但各家成绩都不佳,无论是产品还是推广都处于末位,运营商的优势完全得不到发挥。最重要的是,运营商的员工少有互联网基因,智能家居并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因而,在物联网这条路上,运营商尚未找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