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孟母三迁:学区房想说爱你不容易

    作为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记者对购买学区房的重要性深有感触。对一个房产记者而言,可能衡量一个好房子的标准,更多是地段、配套、交通、品质等诸多因素,但独独就忘记了学区房这一要素。记者的3次购房,都发生在小孩3岁之前,那时读书好像是那么遥远,而就那么巧,每次选的房子都不能读到一个心仪的学校。就这样,记者今年变成了部门里最焦虑的母亲,从过年之后就一直在各个区域看二手学区房。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残酷的。经历3个月东奔西跑四处看房的痛苦之后才发现:学区房,要不就是太贵;要不就是就读学校需在本区域居住3年以上;要不就是户型太大;再不就是之前的房主已有小孩就读……最终,记者选择了放弃,自我安慰哪个学校都能出人才。

    但是,小学入校新政出台的这天,记者的神经再次被触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之前联系的中介,结果被告知之前看过的房子基本都名花有主,在售的房子要不涨价,要不就是还有按揭,即便买到也来不及今年就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记者只要接到朋友关于咨询购房的电话,即便是还没有结婚的朋友,都要首先推荐学区房。总而言之,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