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材行业现状:困难和挑战催化蜕变

提要:中国石材行业现状:困难和挑战催化蜕变,对以国际贸易和国内中高档建设工程为主要订单来源的规模以上的中国石材企业来说,2008年不景气指数大面积呈现,成为自改革开放以来石材业一路春风发展里程中较为困难的一年。

  中国石材行业现状:困难和挑战催化蜕变,对以国际贸易和国内中高档建设工程为主要订单来源的规模以上的中国石材企业来说,2008年不景气指数大面积呈现,成为自改革开放以来石材业一路春风发展里程中较为困难的一年。其中,由于受到全球性经济萧条的影响和资源、环境、劳动力等成本大幅增长的挤压,一些企业开工不足半数。但我国石材行业企业在困境中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寻求新的市场机遇,实现了产业实力的整体提升。

  世界经济低迷石材业遇冷先知

  2008年年初以来,我国石材业总体形势较好,呈现出几大发展趋势:

  生产快速增长,增幅有所减缓。2008年1~8月份,全国石材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94.38亿元,同比增长29.2%;花岗石板材产量151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62%;大理石板材产量15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7%。

  市场形势严峻,出口面临阻力。2008年1月~8月份,全国石材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63.37亿元,同比增长38.09%;石材出口额为25.48亿美元,仅比2007年同期增长17.4%。

  效益下滑趋势呈现,企业经营压力增大。2008年1月~8月份,全国石材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57.95亿元,同比增长32.96%,与2007年同期增幅基本持平;销售收入利润率比2007年同期低0.27个百分点,降低了3.87%;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中小雕刻类企业困难更大。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进而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其实,对以“外向型”为主的中国石材业来说,从2007年年初就已大面积感受到“寒潮”的来临。这表现在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从2007年起,北美、欧洲甚至日本和东南亚等我国石材产品传统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就普遍出现价格难谈、大宗订单锐减的迹象,由价格和标准尺度理解等引发的贸易摩擦不断发生。其中,尤以墓碑石出口传统大国的日本市场变化更为明显。在国内市场上,自2001年我国申奥成功,石材业着实红火了一把。2001年~2007年的几年中,一些大中型石材企业不愁订单,企业盈利,不断扩能,同时也大大拉动了石材机械装备、机具及石材化工养护等行业企业的发展。然而,在2007年北京2008奥运会尚未举行之时,我国石材业就早早地进入了“后奥运”时期。随着各地公共建筑设施建设高潮的逐渐退去,以及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增长,国内市场对石材产品需求的“断档”性低迷,实际上早在2007年就已明显呈现。

  南安、莱州、云浮三大石材集散地石材产值均有同比三成以上的降幅。此外,世界经济萧条对石材业的影响还具有一定的传导滞后性,建筑工程从土建到装修一般要有1年左右的周期,从目前企业所持订单的情况反映,预计2009年~2010年,中国石材企业将面临真正“严冬”的考验。

  调整经营策略延伸市场触角

  我国石材业在经历了20多年低成本发展阶段后,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目前已经进入高成本发展阶段。据此,我国石材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观念的更新、市场的准确定位已成当务之急。中国石材工业协会会长邹传胜前不久在中国石材行业发展形势报告会上曾指出,市场战略是所有行业与企业必须首先研究的问题,是导向性的问题。当前,石材行业必须特别注意研究国内外石材市场的变化,正确处理好国际各区域市场之间、国内各区域市场之间的投资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关系,实施多元化的市场战略。

  首先,在石材产品传统出口市场低迷的不利形势下,要善于把握和拓展新兴的市场领域,如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以及近年来“苏醒”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新兴市场。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对俄罗斯的石材出口比上年增长58.6%,对阿联酋、沙特、卡塔尔3个产油国的石材出口达到7081.6万美元,呈快速上升趋势。因而,在继续关注日、美、韩和欧盟等传统市场的同时,我国石材出口应把重点放在大力开拓新兴的国际市场上。

  其次,在国内市场上要继续适应我国宏观经济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因此,石材业的市场也必须从主要面向工程投资和出口转向同时面向消费(主要是家居工程的家居消费),而且应把消费市场作为重点。自2007年到2008年年初,福建等地的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在拓展国内市场方面纷纷“出手”,将营销分公司和加工厂向我国西部、北部地区“运动”,已初步显现出大型石材企业在预测市场、抵御风险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再次,我国经济发展已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布局。因而,石材业南强北弱、东强西弱的传统布局也必然随之变化。环渤海经济区的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等已引起石材业界的关注,中西部丰富的石材资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及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办厂。整合矿山资源、进军中西部、环渤海、东北地区市场,已成为2008年石材业绚丽的“风景线”。

  内需拉动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我国石材业经过20多年“大家都赚钱”的发展阶段,快速成长为世界石材大国,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以国内劳动力、土地、石材资源、环保成本低廉的“优势”为支撑,长期缺乏产品研发、品牌、经营模式的创新,全行业“小、土、散、乱”现象依然严重,以靠购买毛板,切切磨磨赚取加工利润的小型企业比比皆是。这些企业往往不具备相应的设计能力和与装饰公司、建筑商沟通合作的水平,企业的经营机制和营销网络也极不健全,同时也不具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因而,在大的经济环境不利的条件下,这些石材企业被迫倒闭或者被兼并,也就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在福建水头、山东莱州、广东云浮等石材产业集群中,行业细分已相对成熟,并成长出一大批有实力的大型石材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外向型企业,较早汲取了石材产业发达国家的营销理念,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同时,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积淀了足够实力和发展后劲。有迹象表明,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石材业重新“洗牌”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石材业整合的步伐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加快,从而促进产业的整体提升。

  目前,国家相继出台了拉动内需的多项利好政策,而对新兴的中国石材行业来说,尚未触及的市场领域和产品开发、应用领域还相当广阔。据了解,面对经济大环境对石材企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山东、福建南安等地已经开始实施石材产业“扶优扶强、淘汰落后、上大改小”方针,对大型现代化企业从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技术落后又不能按照科学发展要求改造升级的企业,以经济手段为主促使其淘汰。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来看,城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将为石材产品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节能减排等国家长期政策目标来看,作为建材产品中能源消耗最低的天然石材产品,将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工程及家装市场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目前,虽然世界经济形势的走向尚处于不可预知的变化当中,但业内一批龙头企业已在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改造营销模式,打造民族品牌,开拓新兴市场等方面未雨绸缪,蓄势待发。冬天已经来临,春天将不再遥远。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