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材料聚氨酯纠结“平反”

韦华强调,政策给行业多大空间,聚氨酯行业的发展规模就有多大,只要有科学合理的政策,聚氨酯的春天就不遥远。2011年65号文出台后,不少企业认为酚醛材料防火性能好,纷纷上马生产设备,但此后2012年公安部发350号文给聚氨酯“平反”后,不少企业又跟随政策导向转而生产聚氨酯板材。

  韦华强调,政策给行业多大空间,聚氨酯行业的发展规模就有多大,只要有科学合理的政策,聚氨酯的春天就不遥远。

  年前上海“11·15”大火,将“聚氨酯”作为一种保温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打入谷底。

  短短几年间,聚氨酯市场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波折。如今的聚氨酯市场再次等待勃发。

  尽管如今政策和规范有待进一步明朗,但已有大量企业蜂拥而至,一面期待政策进一步松绑,一面也在忍受行业无序竞争的现状。

  无序中扩张

  “从生产设备来看,去年上马了200多条产线,一条产线一般在100多万平方米。”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聚氨酯外墙保温技术研讨会”上,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秘书长朱长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不过,朱长春认为,与其说行业存在产能过剩,不如说是竞争不规范。“大量低档、低技术含量的材料冲击了市场,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择手段进行低价竞争,而真正投入原材料、技术、资金的企业却难销售。”

  “一些企业没有原材料、技术方面的保障,根本不懂这行就去买设备,不少设备买过来也就是放在那里。”朱长春告诉记者。

  红宝丽(002165.SZ)副总经理、南京红宝丽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韦华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阻燃聚氨酯保温板产能是750万平方米,后续的75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预计将在年内完成建设,过去一年销售额在6000多万元。但从目前已建成的产能来看,释放情况并不理想,由于仍在建设期,近三年来处于亏损状态。

  “这个项目到去年实质性投入1.6亿元,今年年底2亿元,满负荷生产的话要占用4亿资金。我们每块板都能达到标准,价格的确比同行业高一些。不过随着两条线规模上去、达产的话,成本会下来很多。”韦华认为,注重品质和创新的企业要想走得更好,最需要的是政策空间的打开。

  红宝丽方面在近期的一次投资者活动中表示,去年两个新国标发布时间较迟,之前建筑保温市场比较混乱,低端产品充斥市场,对行业有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国家推行的政策在执行、监管上不到位等原因,导致聚氨酯保温板推广速度较慢。

  即便如此,不少企业仍选择扩张产能。

  上海华峰普恩聚氨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志勇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在考虑建分厂以扩充产能,其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改性PIR聚氨酯保温材料生产企业。

  实际上,这些企业在逆势中扩张,更多寄望于政策的全面打开。

  此前有数据认为,未来3~5年内,聚氨酯在外墙保温材料市场上将有望从目前的不到10%增长到30%~40%的比重。

  朱长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应用实际上正在逐年扩大。不论是北京、锦州还是新疆等地,地方政策都对聚氨酯这种材料有优势,而根据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不少国家应用的比例达到了50%。“而反观我国,东北地区温差大,对于这些地区的建筑要求节能率达到75%,这样的标准之下聚氨酯的应用一定是主导的材料。”

  期待“终极”规范

  国家层面关于聚氨酯的规范并不多。

  2009年,公安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46号文),对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的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做出了规范。

  2010年,上海“11·15”大火发生之后,经过调查发现起火原因正是作为保温材料的聚氨酯。

  2011年3月,公安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65号文),提出对已经审批同意的在建工程,如建筑外保温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应提请政府组织有关主管部门督促建设单位拆除易燃、可燃保温材料;对已经审批同意但尚未开工的建设工程,建筑外保温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应督促建设单位更改设计、选用不燃材料,重新报审。

  实际上65号文相当于把聚氨酯“踢出”外保温材料的市场。

  但2012年底,公安部再次发布350号文,取消此前的65号文,被认为是为聚氨酯“平反”。

  “政策走了一圈,目前有效的是2009年两部委发的46号文。”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建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过程出现了轮回,导致各地在执行政策的时候有差异,国家政策到地方层面理解不一致,有的取消了,有的还在执行,政策确实乱。”李建波说,实际上,这也是导致上述聚氨酯板材行业无序竞争的原因之一。

  “65号文对保温市场造成混乱,很多企业受政府误导,投了大量资金上无机材料生产线,随着政策回归理性,经营状况却不理想。”一名业内人士表示。

  2011年65号文出台后,不少企业认为酚醛材料防火性能好,纷纷上马生产设备,但此后2012年公安部发350号文给聚氨酯“平反”后,不少企业又跟随政策导向转而生产聚氨酯板材。

  但即便被松绑,聚氨酯板材行业的政策和规范仍需要进一步厘清。

  “未来46号文将被建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取代,也就是GB50016,这个文件目前两个部委还在磋商中。”李建波告诉记者,GB50016从2010年起就开始酝酿,目前除了墙体保温这块未达成意见,其他部分基本已经定稿。

  “光送审稿就送了三次,这在标准中是不太正常的现象。”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标准和政策采用行政管理的方式来制定,而非科学和实事求是的角度来制定规范,这对保温材料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导致我们的材料不能使用在绿色建筑上。”韦华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消防和节能在建筑中是一对矛盾,行政的手段是,宁愿牺牲节能也要换取消防。“但如果是安全的,有没有必要再去提高标准要求呢?就像高速公路,为了安全,把限速放到100米不够,还要再把速度放到80米,那运输的效率在哪里?速度必须是科学合理的,防火要求也是一样的。”

  李建波认为,拿聚氨酯和其他建筑材料相比防火性能,就和“拿着瓷砖、木地板、地毯去PK防火”一样:瓷砖和水泥地,抽完烟后可以直接把烟头扔地上,但家里铺地板或者地毯的话就都不会这么做。“施工阶段对于有机保温材料来说,工地的火源管理就很重要,如果用无机材料,烟头电焊火花都没关系。所以正确使用这些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因为这种特性一下子否定一种材料。”

  韦华强调,政策给行业多大空间,聚氨酯行业的发展规模就有多大,只要有科学合理的政策,聚氨酯的春天就不遥远。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