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电源企业如何走好“智能化”之路?
“品质管理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们最不能疏忽的环节,这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所在”廖玉柱说。
廖玉柱对产品的价值是这么概括的:“我希望我们提供的LED电源能够使客户的LED产品达到价值最大化,使LED产品电参数能够在同类型的产品中脱颖而出。”
对话市场:以认证产品作筹码
记者了解到,LED外置电源通过出口认证的门槛不高,但由于国外成品灯具企业对LED电源产品有特殊要求,如调光、电源体积等方面的严格要求,这使LED电源企业的产品出口难度增加。领冠的LED出口业务占企业总业务量的80%,谈到领冠的LED调光电源在出口方面遇到的问题,廖玉柱显得比较轻松:“可控硅调光电源的认证要求是产品要通过EMI测试,调光效果和EMI测试恰恰是有冲突的,调光效果和电磁干扰是相互矛盾的,要处理好两者的矛盾,就要求企业的调光电源产品在技术上能解决这一冲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产品才能达到客户的核心要求,这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作为保障,这些问题,我们都已经通过技术研发获得很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 领冠半导体照明自主研发生产的LED调光电源已获得包括TUV、SAA、PSE、CB等认证。据廖玉柱介绍,领冠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约9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推动这一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去年下半年领冠的LED调光电源获得了SA、CB、TUV的认证,今年一季度通过认证的调光电源业绩有了爆发性的增长。2014年第二季度,领冠的的产品拟申请UL及CQC认证。有UL、TUV、PSE、SAA、CB等认证的电源客户认可度高,质量也有保证。
立足行业:清晰定位明确目标作态度
目前的LED还处于传统光源的替换阶段,由于普通民众的使用习惯的问题,相对于国外市场智能照明的火爆,我国民用市场对LED灯具的无线控制技术的接受度较低。当前国内市场对LED调光需求较高的领域以工程案例为主,如酒店的调光调色温需求等。廖玉柱说:“相对于国内市场的冷清,目前澳大利亚市场对LED调光的热情很高,源于其传统家用照明也带调光装置,LED替代传统照明使这一市场变得火热。”在交谈中新世纪LED网记者了解到,领冠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中,澳大利亚市场的产品需求量最大。
那么专注于智能调光电源是否便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据了解,目前LED电源厂家在这一领域的市场布局在交叉展开。茂硕电源和英飞特相继成立了LED室内电源事业部,其中英飞特还将触角伸向了LED电源驱动IC。前沿企业纷纷交叉布局,后起之秀也跟上脚步。廖玉柱介绍,领冠专注于室内可控硅调光,同时也在LED户外防水电源的市场上进行布局。在廖玉柱看来,现在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或许未来企业自身的市场也会受到实力较强的电源企业的挤压,加上有的LED成品灯具厂也开始研发LED驱动电源产品,企业自身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小,因此交叉布局对于企业来说非常有必要。当然这需要企业自身也具备相当的功力才可能去实现产品的交叉布局,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止单纯的技术研发或者是市场布局。需要企业具备多元化的能力才可以实现。
“从事LED驱动电源的企业受到的市场压力很大,但是可能相对于做大众化市场的企业来说,我们做细分市场的压力要小一些。面对市场压力,我们技术型企业主要还是要修炼好自身的内功,依靠核心技术去把细分市场的拳头产品做到极致。”廖玉柱说。
谈到企业下半年的目标,廖玉柱说:“进行美国UL认证和国内的CQC认证的申请是我们下半年的核心工作之一”据记者了解,中国LED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最大的门槛是需要得到UL认证,而UL认证每年的费用不菲,对此,业界认为,UL认证更多不是门槛,而是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方式。在向新市场开进的道路,不断地提供企业自身的产品质量便是企业对市场和用户最大的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