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北梁棚改天下无难事
13平方公里、3.5万户、8.9万入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被公认为包头市的“老大难”问题,之所以能够化作—曲和谐欢歌,是因为2167名党员干部在征拆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深刻内涵———
2013年11月30日,备受瞩目的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棚户区改造百日攻坚战欣喜收官。
让人惊叹的是:仅仅3个月,就完成1.15万户的全年征拆任务,实属不易;在如此短时间、大规模征拆中竟未发生一起群访事件或治安案件,实现“和谐征拆”,尤为难得。
“历来征拆难、让群众满意难,可是在北梁棚改中,我们做到了让群众满意,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走群众路线。”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王中和说。
为了谁———精心设计棚改政策“草根版”,确保群众得实惠
2013年2月,新一轮北梁棚改工作启动。身兼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棚改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的包头市副市长高志勇首次走进北梁,他震惊了!
13平方公里、3.5万户、8.9万人,占全市近1/4的失业人口、90%以上的危旧房,人均15平方米的住宅面积、平均400多人共用一个旱厕;没有暖气、没有燃气、没有上下水;“大院院,小院院,里面套的是圐圙圙。长巷巷,短巷巷,里面套的是黑廊廊。”这就是一代代居民们厮守了300多年的家园北梁。
高志勇感到“压力山大”。因为北梁棚改是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受到中央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必须做好。2011年3月21日和2013年2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先后两次到北梁考察,强调棚改是天大的事,政府要顺民意,办实办好这件事,使群众从“忧居”到“宜居”;2013年2月18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彻李克强在我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棚户区改造工作。
始于2003年的北梁棚改为何耗时10年才完成总量的10%?在高志勇印象里,北梁棚改领导小组没少开会讨论,结论是:以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机制往往与民争利,开发商习惯采取“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的做法,导致群众越来越不满意。“新一轮北梁棚改首先明确了棚改是“为了谁”,从过去“政府引导”转为“政府主导”,问计于民,让利于民,确保群众得实惠。”高志勇说。
2013年3月5日,由76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94个调查小组,对北梁15个社区和11个行政村入户调查。在居民们猜疑的目光中,调查小组对居民户数、房屋产权、安置意愿等11类基本情况逐一摸底。为制定征收补偿方案提供了翔实资料。
“要让群众满意,就得让群众参与制定规则。”高志勇算了算,为完善北梁房屋征收补偿方案,2003年4月开了40多次会议研讨;5月底到6月初,征求了1669名民意代表和近90%国有土地上居民的意见;7月中旬,连续召开5场由居民代表等150多人参与的听证会,整理合理意见建议106条,并全部采纳。
2003年8月9日,凝聚着群众心血和智慧的“草根版”《包头市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含《房屋征收补偿方案》)经批准实施。
“征一还一、住房保障、异地安置,先安置后拆房、确保‘房等人’,安置小区附近必须有学校、医院、超市。对最困难群体,既改善其居住条件,又指导其就业创业;对原居住面积低于25平方米的被征收人,不但安置50平方米的廉租房,而且以原住房面积为基础,给予货币补偿,补偿金可参与购买政府监管的商业产权;对现居住面积在25—50平方米的被征收人,提供65平方米的安置房。征收补偿方案最终有九成以上居民表示满意。”高志勇说。
依靠谁———耐心编织千部群众“连心网”,发动群众齐参与
征收补偿方案有了法规效力,可如何把方案落到实处,才是真正的考验。
2013年9月1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到北梁检查指导棚改工作时提出要求:“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深入到每家每户,认真倾听居民心声,了解他们的愿望,讲清楚各项政策措施和补偿办法,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赢得群众的支持,共同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
为贯彻落实王君书记指示精神,北梁棚改实施“百日攻坚”。从市直部门、单位抽调来的567名党员干部,与征拆一线原有党员干部共2167人会师北梁,化身为棚改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情报员、扶贫帮困勤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他们所遵循的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使党的组织和工作在棚改一线实现全覆盖。
“发动群众支持棚改,说来容易做来难。”东河区财神庙街道办事处主任石丽娜讲起刚入户时的遭遇。“我家5个儿子,不给5套房别想让我拆!”“给座金山我也不搬,看你们能把我咋样?”有的居民直接拍桌子骂人,或者将干部拒之门外。
征收补偿方案是居民们同意的,为什么还有对抗情绪?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石丽娜很快找到症结:棚改对北梁群众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都希望新房子大一些,许多人抵触,真正的原因是怕政策执行起来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到头来“钉子户”受益。
石丽娜心中有了数:光宣传政策不够,得让群众亲眼看见。居民王林以前就是个“老上访”,工作组几次入户,他都不满意给出的方案。怎么办?石丽娜和王林商量:“补偿方案是标准,不会偏向谁或让谁吃亏,你不信,就跟着我入户,看看怎么给别人算账?”
王林果真跟着跑了3天,入户、丈量、计算,一个环节也没落下。第四天一大早,王林利索地办了手续,选了一套期房。王林有点后悔:“跟着石主任看了3天,才知道自己理短。早听她的,或许还能选套现房。”
“干部只有让群众做主人,群众才会把干部当亲人,才能达成共识推动棚改。”市委书记王中和说,“正是这2167名党员干部,在拆迁一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创造了攻坚克难的奇迹,使北梁征拆深得民心。”
80岁的回族老人马维山就是支持棚改征拆工作的积极分子,不但自己带头第一批搬出北梁,还主动加入棚改工作队伍,当起了居民代表。
“征收补偿标准让咱老百姓说了算,干部们又忙前跑后为大家服务,不支持这样的棚改,那就是不讲理啊!我不但自己先搬出来,还给儿子、闺女下了死命令,谁也不许落后,往前赶着搬,不能给干部们添麻烦。”马维山说。
我是谁———用心融入棚改一线“大熔炉”,交由群众来评判
高志勇因为常驻北梁棚改一线,被善意地戏称为“梁上君子”。从入户调查到百日攻坚结束,他见惯了兢兢业业工作的身影,听多了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被群众称为“女汉子”的回民街道三官庙社区党委书记崔强,在70岁的父亲做双眼白内障手术、15岁的儿子去天津复查小脑囊肿时,仍然坚守工作岗位;财神庙街道第六片区党支部书记赵启华,每天起早贪黑,帮助居民签约搬迁,自己却失去选择最佳安置房机会……
有宝音、郝燕茹这样抛下嗷嗷待哺的孩子忙棚改的“夫妻并肩行”,有朱晓东、朱建伟这样并肩工作在征拆一线的“父子齐上阵”,有父亲田浪、儿子田野和未婚妻举家战北梁的“全家总动员”……
“没有双休日、不分上下班,他们的工作模式是‘5 2’、‘白加黑’;整天入户讲解,嗓子冒了烟,北梁的‘金嗓子喉宝’都被他们买脱销。他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完成了工作任务,得到了群众认可,实现了自我升华。”高志勇说。
包头市第28中学党支部书记邢丽做起群众工作来和风细雨,以情感人。年届古稀的居民梁明亮对入户干部坚持“三不”:不听政策、不谈条件、坚决不拆。邢丽几次入户都被撵出来,想让老梁的邻居、亲戚们帮着劝劝,都说和老梁多年没交往,就连老梁的3个子女也不愿见他。
邢丽看出老梁有心结,就不再和他谈拆迁的事。但每次路过,总会给他买些牛奶、水果,唠几句家常。
“老梁哥,你年轻时一定很能干!”“你咋知道?”
“你不能干,咋能盖起这么气派的房子?你这房子在北梁算得上是‘豪宅’了!”
“我以前好歹也是个供销社副主任呢,后来下岗了……”
“我就看你不像一般人嘛!”邢丽见缝插针地夸赞老梁。她发现一谈起过去,老梁话多了。在她看来,老梁挺可怜,60多岁离婚,离群索居,缺少关爱,所以对谁都不信任。
一天邢丽路过老梁家,正赶上他颤巍巍地顺着梯子上房顶接电线。“老梁哥,你看看你,这么大年纪了爬高上低,万一有个闪失可怎么办啊!有事儿不能吱一声让我们帮你吗?”邢丽赶紧找人把老梁换下来,接通了电,帮老梁把晚饭做熟。老梁被感动了:“我看出来了,你们真心为我好,我明天就办手续!”
在后来的回访中,邢丽发现老梁心开气顺了,因为他已经从“三不”悄然转变为赞党、赞政府、赞干部的“三赞”了。
发自内心的夸赞,请干部们吃一顿喜庆的糕汤,还有送到指挥部的1500多面锦旗,成为北梁群众对棚改党员干部工作成就高度认可的注脚。他们由衷感叹:共产党的好干部回来了!
原三官庙社区居民苏春霞一提到北梁棚改的党员干部就赞不绝口:“别看这些干部们年纪不大,个个素质高、懂礼数、会办事,就拿分管我们这几户的张晓飞来说,忙前跑后地帮我们办手续,后来一问人家才知道是市委来的,机关干部和想象中的就是不一样啊!”
而张晓飞也自认为:“能来北梁‘接地气’真幸运,学到了很多东西,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以后工作中遇到再大困难,我想自己都能去正确面对,因为在北梁征拆中那么复杂、那么繁重的工作任务我都完成了,还有比这更难的吗?”
“北梁棚改不仅让群众得实惠,也为党员干部提供了成长的‘大熔炉’,使他们在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淬炼成钢。”在王中和看来,这是最大的无形财富,“这些干部刚到北梁的时候,不少人有畏难情绪。可一旦进入角色,他们个个是好手。为什么?是群众教育了他们、肯定了他们、激励了他们。他们弄明白了‘我是谁’,找到了一个党员干部真正的价值———服务群众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