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当选福布斯中国2013年度商业人物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王健林当选福布斯中国2013年度商业人物

  《福布斯》中文版将2013年中国年度商业人物授予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认可其大胆果敢地把握中国城市化浪潮中出现的开发机会,并成为又一张为全球商界所熟悉的中国企业家面孔。


福布斯中文版往期报道配图

  中国地产市场再度高涨,王健林所创办和领导的万达集团旗下物业财富表现出色,成为万达持续大手笔投资的强大支持。王健林本人的财富也水涨船高,达860亿元人民币。屡屡在商业、体育、慈善等领域彰显雄厚财力之后,今年成功首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首富。

  万达在中国商业地产模式上标杆化的创造,及王健林二十余年对于集团的雄略布局和苦旨经营,奠定了今日在中国地产界以及企业界的地位——某种程度上,万达就是当下中国城市化的企业力量样本。王健林和类他的企业家们,塑造了中国现如今最大的财富形态,而万达集团已在全国开业82座万达广场,持有物业面积规模全球第二,万达集团计划到2014年开业110座万达广场,持有物业面积2300万平方米,成为全球规模第一的不动产企业已是指日可待。

  万达还依托商业地产进军文化领域,是中国文化旅游投资最多的企业,投资500亿元的武汉中央文化区、投资200亿元的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已开业,今年投资500亿元的影视文化旅游城项目——“青岛东方影都”,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集聚,再结合他在电影院线方面的布局,对文化领域的一系列投资,使他成为中国极力打造的软实力方面的民间力量代表。

  王健林不仅想用万达广场影响中国城市的天际线,而且还进军世界主要都市的地产市场,扮演了新一轮中国民营资本跨国投资的先锋。万达成功并购全球行业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并且收益颇丰;2013年6月,王健林又宣布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以及7亿英镑投资建设伦敦万达酒店,并且决定10年内要在世界8至10个主要城市建设万达酒店。王健林对《福布斯》表示,“2020年的时候海外收入要达到1000亿人民币”——世界还将不断地会看到以王健林为代表的真正来自商业领域的“中国力量”,并且面貌越来越清晰。

  福布斯中国年度商业人物为每年评选一次,获选者为一人或多人不等,均为最能代表或影响当年中国商业领域重大变化或趋势者。福布斯中文版已经连续4年在当年压轴的一期杂志发布年度商业人物,2012年为唯一当选者张近东,2011年为唯一当选者柳传志,2010年为三人,即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2009年为包括任正非在内的10位最受国际尊重的中国企业家。

  此外,《福布斯》杂志中文版在2013年最后一期杂志,以《中国大亨》为封面故事,刊登了对王健林的独家专访的一组文章及图片。福布斯中文版旗下的iPad版杂志、福布斯中文网及相关社交媒体,也刊登了这组文章。

  >>相关报道

  首富王健林:中国三十年创富极致样本

  59岁的王健林似乎正处在他迄今的人生中最好的时光,以巨大的财富登上富豪榜首富之位;收购海外电影院线并获得盈利,还可能将它推向海外上市;在青岛集结海外一线明星。他收获了各种瞩目,并一扫各种此前对他不利的传闻。财富排名是一个因不断量变与质变积累的结果,却同时也是向外界传递自己稳定地位与雄心的最好介质。他似乎并不想刻意低调,以在中国怕财富外露的传统氛围中藏锋敛锐。相反,他并不介意走向公众,披露自己的财富历程、公司战略,甚至家庭状况。

  王健林的事业轨迹,与这个国家不断的变革与发展的历程重叠而互相印证。他出生于根正苗红的基层干部家庭。少年从军,在当时的时代氛围中,军人是个前途光明受人尊重的职位。在上世纪 80 年代小平大裁军中,王健林退役并从政。他在军队和从政时已经拥有比较好的职位与发展。他创业前的人生已经为他准备好所有从事商业的素质:适应中国政治环境、了解中国社会、丰富的人脉、执着坚韧而不失灵活、具有铁腕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诸如此类。能在年轻时在政界出类拔萃,进入商海成功不乏其人,王健林无疑是其佼佼者。

  接下来王健林的成功商业故事似乎是一个常见的模式,请缨无人接手的政府地产项目,并在别人不看好的情况下大获成功。他成功改制企业,成功实现了财富转换。此后,他开创了商业地产的模式并走向全国。而今,他携地产成功之利开始布局文化产业,并走向全球。

  可以说,某种程度来说,王健林的财富历程代表了中国过去三十年的一种典型的财富创造路径:脱胎于体制、执掌国有项目、成功转制——这些只是他成功的前半段。接下来,他携机制之利在中国城市化大潮中大获成功,他积极创新模式,大胆开拓,敢于使用杠杆但又保全财务安全、他亲近政治但又与官员保持一定距离。在地产成功之余,他又在文化产业和国际化两个纬度上举起最热门的新事业。而这一切,都与中国国家所推崇引导的路径贴合。

  可以说,王健林是过去三十年财富创造领域的标杆,同时又是极致。他走了一条典型道路——这条道路上行走者与成功者不乏其人。而他又是极致,他成功地将自身禀赋与时代结合,将自己的事业打造到山颠,足以俯瞰中国商业。

  接下来,王健林们需要在全球领域去成功,他还代表着中国打造软实力的民间力量。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会只是地产事业之外的一个点缀,它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创造的领域。在这方面,足以打造出更巨量的财富。而这一切都与中国转型、中国崛起这样的宏大叙事吻合。

  >>对话王健林

  福布斯:你如何从一名军人转为一名创业者?军队的经历对目前您做企业领导有怎么样的影响?

  王健林:有帮助,比如说守规矩、按制度办事、执行力强。军队特别刻板,按规矩办,不能越规矩,我感觉管理企业,特别是人多的企业,一定要按规矩办事,一定要建立企业的规矩。因此我们万达特别强调制度化,什么都是制度化,而且现在随着信息发展,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我们信息系统里去,什么东西都清清楚楚,员工来了以后,哪件事情该怎么办,这个星期该做什么,下个星期该做什么、下个月做什么,在网络上都清清楚楚。执行力特别强,对我是有帮助的。

  福布斯:为什么会选会选择在大连创业?

  王健林:我当兵结婚都在大连,那时候觉大连就算是个很好的城市了。愿意留在大连。更主要是在海边,生活在大连确实好,气候好,冬天不冷、夏天不热。1975年到大连当兵,觉得不错就留下来了。

  一直到1986年初,邓小平裁军一百万,那个时候就留大连,第一步没选择直接下海,还有点害怕,还是要到地方去看两年,所以又在地方政府当了两年办公室的主任。

  福布斯:你在军队发展得那么好,为什么想要离开?

  王健林:军队那时候是个重大转折,邓小平去联合国发言,中国要裁军一百万。那时候军队有三百多万人,也就是裁掉三分之一,而且裁掉的100万里就有60万干部。那时候主要是干部太多,机关太多。我们没有被裁掉,就是降级,我是可以被留下来,因为年轻嘛,我是军队上升比较快的人,但是我一想(我们当时叫“一转”,就是第一批的意思,一转、二转,就是第一批转业、第二批转业),即使第一批不走,还有第二批、第三批,这连续三年都是往下砍人,这意味着你发展的空间受限制,我想干脆就借势转业算了。

  要没有那个机会,我是转不了业的,因为规定是要服务到39岁,那个时候你抓住这个机会,我提出申请也就比较容易就批了。因为我走后的第二年就实行军衔制,就是明确的任职年限,就必须够那么多年,那时候不走的话,可能就是5年、8年都走不了。

  福布斯:当时创业为什么对房地产感兴趣?

  王健林:我转业回来去了政府办公室,安排的两个职务,一个是市政府查办处,一个在区政府办公室。当时想市政府的那个单位太简单了,领导批下来的你就去督办、调查,落实不落实回来写一个报告,这个太简单了不符合我的性格。办公室那个呢,起码还能涉及行政、财务,还比较符合我的性格,我就去了,去了两年,1986、1987年,呆了两年。

  区政府所在的公司出问题,就是领导层集体贪污,几个被判刑、几个被撤职,公司就乱了,无头苍蝇就没人了嘛。而且那个公司比较烂,那时候有600多万贷款,那时候600万人民币是区财政一年的收入——那时候全年财政700万,这么多贷款怎么办?在干部当中,就像招聘一样的,谁有本事把这个贷款还上,这个公司就给谁了。我逆向思维,这个公司如果干得特别好,我就不敢去了,如果我把公司收入降下来就不行了 ;这个公司办得这么烂,随便弄点成绩就比他们强。当时就我一个人想去,没人去,谁都不去,不存在竞争,领导还有点担心。

  去了以后那个公司就是搞房地产的,所以我是没得选择,而且那个时候房地产的执照很值钱。不像现在,随便谁都可以注册房地产。那时大连市一个区只有一个牌照,整个大连市6个区有6个牌照,市里有3个牌照,全大连市只有9张牌照可以搞房地产,那个时候签了个承包书,三年把贷款还上。结果公司给我,第一年就蒙中了。第一年去,搞了一个开发,旧城改造,就一下子把这个模式做起来了——那个时候没人想到动迁这个说法——我们是东北第一个搞动迁的。而且当时也没有土地使用权制度,领导批个条,这个土地就给你了。

  福布斯:当时那个公司是怎么转变为万达公司?

  王健林:四年以后,1992年我去申请改制,叫股份制改造,那个年代和现在不同的,上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特别是邓小平在1992年3月份南巡以后,全国的人都躁动,谁都想去赚钱,谁都想去发展。有市长、区长、当官的人都下海,科学家,我看什么人都做生意去下海。

  现在中国有句话叫“92派”,就是中国现在企业家基本都是“92派”,中国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90年代初期,就是92年前后创业的。柳传志、我、卢志强、王石、郭广昌,包括马云,许多精英,有头脑、有志向的人都下海,所谓的“92派”,也就是改革派。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说,“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大家记住这两句话。如果没有那个时候的热潮,也没有中国的今天。国家体改委号召,全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没人干,还要开会做动员,我们就提出来,全东北一共就5家公司。1992年改制后,就改名叫大连万达集团,“2020年海外收入达到1,000亿”。

  福布斯:你如何看待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如何展望明年的房地产市场?有什么机会,你怎么去抓那个机会?

  王健林:今年市场用两个字形容,就是预期,就是整个老百姓的预期在发生变化,过去每一年的预期都认为房地产一个劲儿地调控,重演,但今年政治局的会议上没有提出控制房价,只是说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所以你看今年,表现出来房地产比较活跃,这一轮的房价上涨,核心的推动因素,也不是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也还没有那么好,也不是外部因素。核心的变化因素就是预期改变,人们不再觉得房价是调控的主要目标了。

  要看以后的房地产发展,我用两个字,机会。推动城镇化是房地产很大的机会,城镇化不是纯房地产化,但是避开不了房地产,不是简单地去盖多少住房,而是寻找城镇化中新的商机,比如说配套的因素,商业地产、文化的投资、旅游设施的投资,包括医疗、卫生配套方面城镇化起来了,意味着这多方面都有很多机会,我相信接下来中国城镇化是房地产行业的一个很大的机会。

  福布斯:今年万达在国内市场与地产有关的投资的总金额大概是多少?

  王健林:不算总投资,新增的投资超过1,000亿人民币,明年应该也会维持这个数,可能还会略大一点,今年万达的开工量也创了万达公司的纪录,今年全年,总的开工面积大概超过4,500万平方米,这也是万达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新增加的开工面积就接近3,000万平方米。

  福布斯:做跨国公司成功的领导与做国内为主的成功的领导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不一样的要求?

  王健林:(万达)离跨国公司还有一定距离,也许七八年以后。因为我们想2020年我们目标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我想至少要保持20%到30%是来自海外收入,那个时候也许可以说是一个跨国公司。

  我觉得跨国公司最大不同就是首先思维方式要发生变化,现在在中国做生意很简单,就考虑中国的法律、考虑中国的习惯、考虑中国的商业环境,在国际上是一定不一样的,有些在中国觉得司空见惯的,不是问题的,可能到国际上就已经是有问题的。你要去国际上呢,就要按国际的说,不同国家有不同国家的文化、法律制度,说穿了一句话,做跨国企业,一定要有国际视野,要有很好的准备。

  福布斯:怎么为你的国际化计划做准备呢?

  王健林:首先是人才准备。业务发展要靠什么呢?钱是没问题的,我们现在在中国做生意,每年增长收入会超过100亿美元,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现在看不到减速的迹象,每年还在扩张。我原来以为自己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收入的时候,也许会慢下来,可能会变成5%、10%,但是没想到它依然保持30%。

  钱是很好找的,主要是人不好找,所以要做好这个准备,最最重要是人才准备,所以你看我们最近3年,我们通过很多国际猎头,差不多有十几家国际猎头,招聘了很多国际化的人才,像我们的文化旅游部门,有很多外籍员工,我们的总部机关里面、各个部室里面差不多有接近100位老外——真正的老外,这些人进来以后,我们现在发现确实对我们国际业务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比方说到英国办事有英国人,到美国办事有美国人,而且这些人才不论是从项目的评估方面还是法律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另一个准备就是,学会利用国际的中介机构,就是我们出去办什么事情不要想着我自己打天下,像我们在英国做了一个项目。我们派两个人过去,就派了一个首席执行官、派了一个财务官,就OK了。我告诉他,所有的东西从当地找,评估这个项目找当地的评估公司,建设找当地的建设公司招标,销售委托当地的中介机构销售,这个工程监理就找当地的工程监理公司,我说你们就当地化、市场化,中国人过去干什么,那些中介机构虽然要收一些钱,但是可以很好帮助我们规避风险、把控质量。

  福布斯:今年万达在海外获得的关注度有很大提升,你怎么评估集团在海外发展的业务和趋势?三年之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王健林:跨国发展是我们现在订出来的一个新的战略,我们不会因为经济的周期而改变战略,我们会稳固推进,我们的目标非常清楚,2020年的时候海外收入要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我们还会继续推动并购,可能今后在海外的战略是并购为主,投资为辅,而且我们还是集中在发达市场,欧洲和美国。

  福布斯:并购是以文化产业为主吗?

  王健林:不,文化产业是一方面,第二个我们想的就是不动产行业,包括酒店的管理公司,这两个为主。

  福布斯:中国总理李克强很强调的一个方面是民营企业拥有发展空间,更多的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对于这样的改革的想法,有什么期待?

  王健林:非常高兴,我觉得这届政府是真的在放开民营企业发展,是真正的“松绑”,以前有民营企业发展的两个文件,我觉得效果不好,没有真正的实实在在的行动。

  现在这一届政府,尽管只有半年多时间,但是真正的市场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比方说现在提出来垄断行业要让民营企业进去。银行,要让民营企业进入。据说石油、保险也要让民营企业进去。我觉得这不但是具有保证经济长期发展的可能,也是唯一的可能。现在不放开民营经济发展,如果还搞国有主导这一套,无论出多少招,最后都是臭招,最后肯定效果都不行。将来大银行也许会倒掉一两家银行,那不要紧,什么事情都让市场有准备,反正有保险金制度、利率市场化,美国每年有几百家银行倒闭,影响美国了吗?没有,所以,而且也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比方说钢铁行 业,如果都是民营企业,倒了就倒了也不是纳税人的钱,就是有生有死,这个行业可能就会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产量上,那现在都是国有企业产能无限大,瘦也瘦不下来,如果民营企业市场调节,我觉得是最好的办法,我对政府提出的是既支持,又有期待。

  福布斯:刚刚提的是银行业、金融服务业,万达有没有考虑进入这些领域?

  王健林:目前没有,因为我在想,现在银行利润超高,是因为垄断的缘由它才超高。今后五年、十年,银行的利率就会回归正常 ;另外,我觉得现在这几个行业我做得很熟,中国话叫风生水起,也就是做得特别顺。不管是购物中心、酒店、还是文化旅游,公司的制度建设都适应这些领域。所以会放开保险、银行、矿产,我暂时不会进入,我要看一看。

  福布斯:谈到电影产业,在印象中,万达比较强调大手笔,最近几年在票房上比较成功的电影,是和“这一代”有关的事情,比方说,《小时代》、《中国合伙人》类似这样的,万达会看好哪一类的题材呢?

  王健林:电影市场其实今年有一个非常让人意料之外的变化,就是美国的大片突然不怎么叫座了,中国电影、特别是小电影,大家认为不是很大制作的,什么《中国合伙人》、《致青春》等等,卖得很高,包括我们的业内人员也在分析是什么原因。就是需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讲我们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更吸引人,完全靠大片、高科技、眩晕的音响的时代,可能慢慢要过去了。

  我觉得中国电影有一天会像韩国、印度一样,一定会自立起来的。印度、韩国是没有电影的任何保护政策的,当初韩国放开电影市场以后,国产电影最少的一年只有7%的票房比例,韩国1000多演员、导演,剃光头到政府面前静坐,有的人自杀,抗议政府放开电影许可制度。但是没办法,韩国要加入WTO,必须签。后来韩国在消沉中吸取教训,拍自己的故事、低成本,结果到2012年韩国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就到70%。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要坚持走正确的路,可能有一天,到我们真有自信的时候,当市场完全放开也没有关系。

  福布斯:你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位艺术品收藏家。你在国内的画家中为什么很看好石齐?

  王健林:我觉得他是继吴冠中之后的一个高峰。20年前,我们包装吴冠中先生的时候,中国人都不看好,因为他的画式,中不中,西不西,说中化带点西化风格,说西化有中式,很多人就觉得不正规。我们恰恰觉得这是一种创新,那时候给了他很多支持,也收购了他很多画,现在时间证明我们的看法是对的,创新嘛。吴先生算是近现代画家,价格排前三名。

  在这之后我们也扶持了其他画家,但是我认为最高的还是石齐,重笔墨、重色彩,古今第一人。因为中国画是不使用重笔墨、不使用多色彩,吴冠中就使用多色彩,实际上就是黄、红、蓝,这个石齐先生,我认为他的创新,比吴冠中更进一步,而且在我们的推动下,他现在的价格上的非常快,我们去年给他在卢浮宫办的画展,我们计划在两年之内在大英博物馆办第二个画展,那他就是华人画家第一位,以前从没有人在卢浮宫办过画展,卢浮宫这种地方不是说你有钱他就给你办的。

  福布斯:你有多少石齐先生的画?

  王健林:石齐的画的很少,他一生也就画了500多张,我们现在大概有100来张吧,我觉得他代表中国画的方向,创新、不是墨守成规。

关键词:市场动态  

市场动态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市场动态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