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月房企土地购置面积正增长 楼市供需将改善
大力增加供应的举措正在逐渐改善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显示,1-11月,全国房地产企业购地面积同比增长9.9%,是去年同期以来的首次正增长。同时,供应端的多项指标也呈正增长。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供需关系的改善和楼市调控长效机制的逐渐形成,明年房地产市场将难有大幅波动,房价将维持平稳。
供应端数据向好
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7412亿元,同比增长19.5%,增速比1-10份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9.1%,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3月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一直维持在20%左右。
在土地购置方面,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47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9%,是去年同期以来的首次正增长。土地成交价款8669亿元,增长31.5%,增速比1-10月提高19.8个百分点。
今年9月下旬,国土部召开部分城市房地产调控座谈会,要求热点城市增加土地供应规模,同时避免高价地的出现。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土地成本有所提高,但供应量的增加有助于缓解明后年市场供需紧张的局面。
供应端的其他指标也有明显改善。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面积增速、新开工面积增速和竣工面积增速均有明显提高,这也意味着明年的市场供应有望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46806万平方米,比10月末增加144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932万平方米。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楼市分化愈加明显,未来在热点城市供需关系改善的同时,应密切关注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压力。
数据显示,11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6.38,比上月回落0.5点。业内人士认为,回落的原因是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过大。
明年房价或趋平稳
在供应端渐有起色的同时,销售环节的增速正在放缓。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08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8%,增速比1-10月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1.3%。同期,商品房销售额69946亿元,增长30.7%,增速比1-10月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1.1%。
张大伟表示,销售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房企大部分完成任务,在11月主动调整销售进度。为了追求高利润,房企还可能惜售。
受销售向好的影响,1-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9475亿元,同比增长27.6%,增速比1-10月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7667亿元,增长33.8%;定金及预收款30534亿元,增长32.1%;个人按揭贷款12657亿元,增长36.5%。
多家机构的报告认为,当前房地产企业资金充裕,降价动力不足,市场定价权仍掌握在企业手中。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土地和房屋投放市场,未来供应有望得到改善,明年房价可能维持平稳的状态。
相关阅读: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将发布 土改步伐加快 中国证券报
随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下简称“土地二调”)情况汇报,土地二调成果发布在即。中国证券报记者8日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土地二调成果最快年内发布。这意味着,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土地二调于2007年7月1日启动,各地近年先后通过验收。土地二调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和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四个部分。
随着土地二调结束,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基本完成。在城镇土地调查方面,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用地、房地产用地、开发园区等土地利用状况基本掌握。这将为此后各项改革奠定技术基础。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正依据上述基础资料,着手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所涉及的多个部门已经开始研究改革部署,多地已展开具体改革工作。未来一段时间,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望取得突破。其中,征地制度、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将是改革重点领域。《土地管理法》、《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等有关法律和文件修订将加速推进。
具体改革路径看,有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行动方案和实施细则,可能在近期内制定并下发,从而对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作出指导性要求。从地方政府层面看,则主要以试点方式进行突破,各地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将陆续出台,相关尝试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