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落地新疆?难!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以房养老”落地新疆?难!

 

 

  新浪乐居讯(编辑 张舜瑜)随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1月26日公布的全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0年的“成绩单”,养老问题再次被推向舆论的顶峰,而随之受到关注的“以房养老”问题也难逃雄辩。

  “以房养老”能落地新疆吗? 

  “以房养老”能落地新疆吗?新浪乐居采访了一位在新疆养老系统任职多年的工作人员,他表示“以房养老”虽然在养老方式中算是新兴事物,但近十年在养老系统被多次讨论,可是至今还没有出台推行方案。

  随后,他进一步强调:“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新疆的老龄化进程在与全国保持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农村老龄化高于城市,二是少数民族老龄化高于汉族,三是地州老龄化占比较大,这些特点均与新疆整体历史发展进程有关。”

  关于“以房养老”的出现,他认为不是要取代谁,而是对现行养老模式的补充和完善,此方案的实施最大突破点并不是人们所谓的传统观念的改变,而是需要实施所涉及的金融、社保、房地产、保险等行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协作,但是现在新疆各方面的条件还都不成熟,所以想要“以房养老”落地新疆,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新疆的养老数据你了解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11月26日公布了全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2003年至2012年的10年数据。数据显示,10年间我国参保总人数增量翻一番,呈现3位在职人员抚养1位退休人员,基金总收入和总支出增长超过5倍,2012年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2003年的13倍。

 


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柱状图

 

  这是一组很乐观的数据,虽然均无呈现收不抵支的红色赤字,但是并不代表现实情况就值得我们乐观,首先本次公布的数据有无法解释的部分,其次是数据并无具体说明累计结余在全国分布并不均衡的问题,而这两个被隐藏的问题均涉及新疆。

  人社部公布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与统计公报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口径并不相同,后者大于前者,但人社部并没有对此做出说明,因此无法判断哪些人群没有纳入前者统计。新疆在老龄化进程中所表现的特点之一就是农村老龄化高于城市,面对无法判断哪些人群没有被纳入统计范围之内的局面,数据乐观现实却让我们有些迷茫。

  根据《2011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若剔除财政补贴,2010年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省份(含新疆建设兵团)共有15个,缺口达679亿元,新疆赫然在列,对于收不抵支的省份和地区来说,仍然要依靠中央的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收支平衡。也就是对于新疆而言,我省养老保险的财政补助占比相对较高。

  从乌鲁木齐市老龄委获悉,截止2012年12月31日,新疆60岁以上的老人有241.2万,占总人口数量的10.86%,乌鲁木齐市60岁以上的老人34.4万,占比总人口数量的13.29%。而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省已上演“老龄化”的节奏正是我省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重要原因所在。

  我们该怎样有尊严的老去? 

  在新浪网针对“你能接受以房养老”的网络调研中,共有27689人次参与此次调研,有68.9%的网名表示不接受“以房养老”,认为房子还是应该留给子女,有25.6%的网名接受此种养老方式,拓宽了养老渠道,因为由此可以不再仅依靠“存款”和“退休金”来养老。

 


“你能接受以房养老吗”网络调研饼状图

  无论人们关心养老数据还是养老方式,无非是在关心我们该怎样有尊严的老去。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新疆将基本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具有新疆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该体系的具体任务是到“十二五”末,全区养老床位达到9万张,基本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行程“9073”的养老格局。即新疆全区90%以上的城市社区建立“日间照料中心”,70%以上的街道建立养老服务中心,60%的城区建立养老信息网络平台。在90%以上的乡镇建立乡镇养老服务中心,5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五保对象和孤老优抚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

  从传统的儿女养老、退休金养老、积蓄养老和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的养老模式,再到已在国外运行成熟的“以房养老”养老模式,无论哪种方式,老有所养才是养老问题的王道。

关键词:市场动态  

市场动态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市场动态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