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农村变新城 京东电商产业园推进城镇化进程

从观山湖区政府到金华镇何关村,只有8.5公里,不到二十分钟的车程。就是这8.5公里,却将观山湖区隔成了两个世界。
沿着唯一的入村路,从高楼霓虹组成的繁华都市,渐渐过渡到满眼低矮无序握手楼的村落。在何关村,村里人仍延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忙时耕田、农闲时打工的传统农业生活习惯。8.5公里的距离,似乎成为城乡之间迈不过的门槛。
然而京东电商产业园的征地、平场工作开展,改变了村里人的生活方式,打破了隔阂,将这8.5公里拉近至咫尺间。
“以前村里只有一条进村路,路况还差,每天都有几个小时堵起。现在贵阳京东电商产业园落户到何关村,又多两条新路,还能与金清线连接,以后我们也能开车走上像城里一样的大马路。”何关村五组村民刘碧贵说。
京东电商产业园的到来,为何关村带来的不仅仅是“像城里一样宽阔的大马路”,更多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
何关村是传统农业村,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曾一度是金华镇最穷的两个村之一。如今,虽然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人的年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但务农收入仍占该村村民收入的一半以上。据何关村村主任胡清泉介绍,目前外出打工大多选择在世纪城商圈工作,由于不具备专业技能,职业一般以保安、保洁为主。
“虽然现在村里人已经过上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但是这只停留在低端服务业层面,并没有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由于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村里人大多数只能从事没有技术门槛的纯劳力工作。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单纯的在家门口打工不行,更重要的是拥有一技之长,成为城市运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如何实现从“村民”到“市民”,实现城镇化,胡清泉这样设想。而京东电商产业园的开工建设,为胡清泉的设想插上现实的翅膀。
随着京东项目的建设,1000个就业岗位摆在何官村村民的面前,按照胡清泉的说法,这1000个就业岗位不仅能为何官村人带来增收的希望,更重要的是京东项目所提供的岗位将为村民们带来从村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来自先进地区的管理理念也将为何官村洗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生活习惯,促进其城镇化步伐的加速。
现在,京东电商产业园所在的观山湖区现代制造业产业园已经筹备成立培训学校,配备齐备的教学设施,并计划针对企业用工需要,进行技术培训。
“以前两个姑娘都在浙江打工,一年见不了几次面。现在我一听说又要建京东电商产业园又要开技术培训学校的,赶紧给姑娘女婿打电话,回家更有前途。”村民宋家珍的两个女儿在浙江的一家包装材料厂工作。在宋家珍看来,两个女儿都有在流水线上工作的经验,在家门口当产业工人不但节省生活成本,方便照顾家人,更能迅速融入产业园生产,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仅是京东产业园,如今在何官村附近上海爱登堡电梯有限公司、浙江浙商环球投资有限公司、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相继落地,这为何关村人带来更多岗位的同时,也让何官村人看到更多商机。
“为工业园区提供服务业配套将成为未来何关村人的主要致富途径。”胡清泉说,目前,何关村村支两委正在筹谋着组织村民入股,发展集体经济,从服务业入手,通过建设并运营星级酒店、商场等配套服务业带动村民致富。入股集体经济,每年村民至少能得到5000元—6000元的入股分红。单凭入股集体经济就能实现经济收入翻番。
“以后,村里人都将住进电梯楼里。每天早上大人送完娃娃去上学就打卡上班,下班了大家在集贸市场买完菜回家吃饭。过上晚上吃吃宵夜,休假了逛逛商场的城里人生活。以前脸朝黄土背朝天,自家种地自家吃的日子将画上句号。”对于未来的生活,胡清泉这样描绘。
一个项目落地,打通8.5公里的城乡隔阂。正是这种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为何关村人注入了建设的激情,催化京东项目迅速推进。从9月12日召开村民征收动员大会,启动项目房屋和土地征收工作到11月4日,京东项目已经全面完成500亩项目用地的土地及房屋征收工作,累计完成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约65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