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政策性投资机会

理财师课堂
本期坐堂: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 屈宏斌
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会后公布的全会公报对于未来十年的改革议程提出了基本框架,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设计为未来改革政策的具体落实提供了组织保证。
从对全会公报的内容分析看,本次三中全会对于改革的表述基本符合我们之前关于六大领域改革将有明确推进的预期,在个别领域如收入分配体制、司法独立以及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甚至有超预期的表述,显示未来在具体的改革政策方面仍不断会有新的进展。
具体来看:
——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与我们关于重新界定政府和市场的界限的预期基本符合。
——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一点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也与之前预算法修正案的基本思路一致。具体关于事权上收,并赋予地方政府发债融资的权利还有待之后公布的《决定》内容看是否有更多细节。
——金融体制改革:全会公报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之前预期的关于汇率机制改革、利率市场化以及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的改革具体内容仍有待细节。
——价格机制改革:提出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以及加快形成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
——城镇化相关改革:明确了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对于城镇化过程中核心的土地制度改革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结合即将召开的城镇化规划会议,预期未来关于城镇化相关的户籍制度以及土地制度改革将有一系列进一步的政策措施出台。
——对外开放方面:关于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以开放促改革的表述与之前预期一致。同时提出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扩大开放。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面,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综合起来看,我们认为此次全会公报内容基本符合之前预期,明确财税体制改革向事权财权匹配的基本方向推进是重要突破,这对于破解地方政府债务累积,发展国内债券金融市场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开放促改革,强调加快自贸区建设也暗示未来金融及投融资领域的改革还将继续加速。下一步在深化改革的基本制度框架明确的基础上,预期未来一段时间改革政策将继续密集出台。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