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楼市整顿还在继续 “无证驾驶”现象依存
阅读提示
两个多月前,一场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市场整治风暴降临省会。数据显示,石家庄这次共查出逾300个违法违规项目,涉及“无证建设”、“违规销售”等行为,绝大多数项目属于没有预售证就违规开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石家庄市区的在售楼盘也就300多座,如此算来,大概九成项目属违规操作。一座省会城市,违规商品房项目如此之多,违规比例之高,实属罕见。
许多人不免疑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没有预售证的楼盘?
规则之乱———
304个项目列入整治范畴,有的没手续就开卖
9月12日,在省会翟营北大街一个售楼处里,挤满了前来购房的市民,场面火爆。“楼盘还没有预售证,不过正在办理中,预计很快就齐全了。”该售楼处一名工作人员证实。
在不远处的建华大街上,记者见到了同样没有预售证而正在销售的两个楼盘。
事实上,根据专项整治行动的要求,对市内五区和高新区不具备销售条件,即没有预售证的项目,石家庄市要求必须停止销售活动,关闭销售场所。
而记者调查了解到,这种边建、边卖、边办预售证的情况之前在省会非常普遍。甚至有相当多的开发项目出售的是“图纸房”,即开发商印出简单的户型图,吸引大批购房者,收到预售款后再开工建设。
数据显示,石家庄市区共有304个违法违规项目列入此次专项整治范畴。大潮退后,人们发现,竟有这么多人在“裸泳”!
程序之殇———
大量“无证驾驶”,祸起“先上车,后补票”
“这其实是‘卸磨杀驴’。”石家庄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告诉记者,在售项目普遍没有预售证,源于政府部门的默认。
据了解,近年来,省会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但一个现实难题是,石家庄没有像一线城市那样,具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展开传统的一级开发—土地收储—净地出让的土地开发模式。
作为变通之法,石家庄将城中村改造的权力交给村集体,鼓励开发商进入土地一级市场,以实现“一二级联动”。
通常的做法是,开发商直接跟村支书、村委会达成协议,帮助村里拆迁、建楼。比如村里有300户,开发商将500套楼房和一部分商铺交给村里分配,其余的房子卖的钱全部归开发商。
虽然有“一级开发、二级联动”的政策托底,但开发商要获得完整的各项土地手续,却无法绕开现行的土地收储和招拍挂制度。
在现实中,未能将地块一级开发完成、成为净地之前,国土部门是不能履行净地收储和出让手续的,因此开发商不可能拿到土地证。对于开发商而言,土地使用证没拿到,接下来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预售许可证”都无法办理。而在拆迁期间,开发商的时间与资金投入巨大。一位房地产商告诉记者,他的企业为改造某城中村,仅拆迁补偿安置就达数亿元。“谁能拿到城中村土地的一级开发权,这个过程相当不透明。因为许多项目不是走的公开程序,而是靠关系暗箱操作。有时候,大企业可能还拼不过有关系的小企业。”石家庄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为尽快回笼资金,还没有预售证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销售,成为多数开发商不惜铤而走险的现实选择。
而此后的收储和招拍挂更像是一种程序性的“走过场”:许多楼盘已经开始拔地而起,房地产商才到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拍”到。慢慢地,“先上车,后买票”模式成为省会房地产市场开发的常态。
监管之弊———
劣币驱逐良币,“等你证件齐全,别人早卖完了”
对于石家庄楼市而言,这不是第一阵整顿风。
为规范房地产市场,近年来,省会几乎每年都有政府开展的专项整顿,这还不包括职能部门的日常检查。石家庄市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李水源也表示:“其实,楼市整顿是一直存在的,这是政府部门的例行工作。”
多次整顿,为何依然没能管住“无证驾驶”的泛滥?
“以前整顿的时候,执法部门也是查封售楼部。一开始,开发商是通过电话联系,在隐蔽的场所销售。之后,就到政府部门找关系求情,拍胸脯表示不销售。等那阵风过去之后,就又大张旗鼓地销售了。”一位地产界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也表示,客观而言,违规项目相对低廉的价格,也吸引了诸多购房者。
家住裕华区的刘先生向记者表示,他并不在乎证件是否齐全。“很多楼盘都是这样,等楼盖好了,预售证才办到。而这时,楼却早已经被卖完了。”刘先生认为。
“你不着急卖,别人忙着卖。等你证件齐全,别人早卖完了。”省会一家颇具实力的开发商的项目经理无奈地表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锐评
希望不再一阵风
□清 波
在这次楼市整治活动之前,其实石家庄曾多次开展类似行动,但仍造成了300多个项目违法违规的尴尬局面,个中缘由不能不让人反思。
随 着“先上车,后买票”的模式成为石家庄房地产开发常态,开发商因为着急回笼资金,于是在没有取得各种许可证件的条件下,便匆忙开售,这也正是上述预售证不 全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此开发模式的带动下,短短几年内,一栋栋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伴随其中的,则是各种楼市乱象。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乏长远战略规划、不遵守相应法律法规、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标准规范的城市建设,终究会自惹麻烦。
眼前,无论是正在进行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还是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类似上述教训都非常值得我们反思,也应该引起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切忌再重蹈覆辙。
记者希望,这次整治别又是一阵风。
(原标题:省会楼市:“无证驾驶”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