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地产微言:高房价源于最牛的土地出让游戏
新浪乐居讯(编辑 杜芸)内容来源于微博
@尹香武_半求:
【最牛的土地出让游戏】如土地市场变冷,则地方政府成立投融资平台公司,然后出让地块,此公司出高价成交,高地价支持市场信心。有了地块,此公司去银行抵押套得款项付地价、府库充盈,再开发、销售,回款后还贷,银行收成亦丰。购房者在击鼓传花最后一棒之前,笑逐颜开。好强的金钱套套大戏。#香思录#
@王小鲁:
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并不是土地溢价的全部,还给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每年1万亿-2万亿元的高额利润空间。由于土地出让环节由政府垄断,房地产利润也往往与权力使用相关。土地溢价来自城市化进程产生的巨大溢出效应,实际上是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的成果,也应该回报全社会
@马跃成:
据称,“自住型商品房”的这种土地出让方式就是:当竞买报价达到合理土地上限价格时,则不再接受更高报价,转为在此价格基础上通过现场竞报“自住型商品房”的方式确定竞得人。而限房价竟地价的地块,是规定了项目的最高房屋价格。目的是为了给夹心层提供价格较低的房源
房地产本无长效机制 房地产市场性大。
@陈淮:
房地产长效机制难在哪?难在四个认识上。一是想找到一个政府说了算、指哪打哪的机制;二是想找到一个以调房价为目标、人为决定房价的机制;三是想找到一个剥夺富人,实现均贫富的机制;四是想找到一个不触动特权垄断等既得利益集团、让百姓承担代价的机制。啊哈,此情只应天上有吧?这样的机制哪找去?
@刘胜军改革:
里昂中国宏观策略师Andy Rothman指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存在泡沫,只是会引发政治和社会性的担忧,地方政府债也可以“转化为国债”,同时历史上没有地方政府出现过债务违约,如果未来几年基建开支放缓,政府总体债务水平可控
@孟晓苏:
【以房养老方式小结】我已列出“以房养老”七种方式,包括:租房养老、卖房养老、分享养老、托房养老、缩房养老、银行借款、抵押保险等。其实还有很多种,可统称“以房养老”。富人有钱不必采用这些办法,它们都是中低收入老人为补充养老金不足而创造出来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应当学取。
@咱家的老大:
谢国忠称,目前国内的房地产调控还是以宣传为主,一会说调控,一会说房价又涨了,实际上就是故意给老百姓制造房价“暴涨”的错觉,以此吸引老百姓借钱去买房子。
房地产连导演都看不过去了。
@冯小刚:
【中国小区爱“洋名”是文化不自信】随机选取全国240个小区,1/5的命名含“洋”信息:加州水岸、纳帕、普罗旺斯、格拉斯……导演冯小刚认为,这是文化的不自信。“我们无法想象,美国、英国、法国有一个叫苏州或通州的项目。”
@中国房地产内幕:
【段子:后果】娱乐圈,上床可上镜,后果:破烂花瓶多了; 房地产,盖房可赚钱,后果:悲惨房奴多了; 医疗界,卖药可收费,后果:医疗代表多了; 城G部门,用暴力可摆平,后果:血腥暴力多了;旅游业,劝游客买东西可提成,后果:骗客宰客多了;商界官场视蒙蔽世人为成功,后果:野鸡博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