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公共维修基金需要"简易闹铃"

  近年来,各地曝光的房屋质量问题越来越多;为房屋“治病”的公共维修基金虽储备丰富,却遭遇“惜用”。有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地缴存的公共维修 资金总额已超过万亿元,但使用率不足百分之一。既然房屋公共维修基金是业主的钱,那么,为什么业主用自己的钱修自己的房还要遇到有钱“惜用”的尴尬和阻力?

  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门槛过高。最主要的门槛是使用房屋维修基金须经多数业主同意,比如,《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规定须同意的业主比例为建筑 面积的2/3以上及总人数2/3以上,其他很多城市也大都有类似的规定。由于在不少居民小区存在着部分业主未交费、入住率不高等问题,申请使用基金的业主 要想取得多数业主的同意签字,都困难重重。

  其二,程序繁多。如武汉规定使用房屋维修基金时需严格执行申请受理、察勘、成本核算、分摊到户情况公示、业主签名、维修、验收、结算等流程,这么多复杂步骤让人眩晕,让人望而却步。

  其三,管理隐晦。房屋维修基金尽管是业主集体的钱,但一般由有关行政部门代管,而管理部门鲜有主动及时向业主宣传告知基金的用途并公开基金的账 户设置、开支、存余、孳息等状态信息的,有些业主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项基金的存在。基金成了不透明的糊涂账,甚至容易滋生出一些人为的不利基金使用的“猫 腻性障碍”或“腐败性障碍”。

  用我的钱修我的房本该天经地义,本该一路绿灯,希望各地给房屋公共维修基金配个“简易闹铃”,只要业主提出合理维修需求,依程序摇响闹铃,就能 够轻松唤醒维修基金。这需要有关部门对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制度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调整,推进基金管理使用的公开透明,大力简化手续,降低门槛,方 便业主,实现基金使用的及时性,发挥基金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人物观点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