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外墙瓷砖脱落:痼疾频发盼良方

在鼓楼区禾盛小区,记者看到两座7层居民楼的外墙均存在瓷砖脱落现象。物业管理机构应加强定期巡查,发现外墙瓷砖脱落应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并尽早组织修复,确保过往群众的安全。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8月2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程枝文 实习生 陆笛 陈贝茜 文/图)

  台风“潭美”过后,一些群众向本报反映,称福州部分小区又出现楼房外墙瓷砖损毁现象,有的鼓包开裂,有的直接从墙面剥离坠落,威胁着楼下过往居民的安全。

  近年来,建筑外墙瓷砖脱落甚至伤人事件屡屡见诸媒体。如何才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对此,记者展开调查。

  老旧社区掉瓷最为严重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福州市鼓楼区、晋安区、仓山区的多个居民小区,发现老旧社区的外墙瓷砖损毁现象最为严重。

  在鼓楼区禾盛小区,记者看到两座7层居民楼的外墙均存在瓷砖脱落现象。最严重的是2号楼,楼面西侧有3处大面积的“伤疤”,占整侧外墙近半面积的淡黄色瓷砖都不知所踪,裸露出红色的墙砖。

  2号楼下一家路边花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每逢刮风下雨就会掉瓷砖,落得远的掉进河里,近一点的就砸在小区停车场上。原来每天傍晚,靠近墙边的通道常有居民纳凉,现在没人敢在那里待着。”

  相比之下,晋安区双翔新村的情况更令人担忧。位于小区入口处的6号楼是外墙掉瓷的重灾区,四面外墙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瓷砖都脱落了。而这座楼边上的通道,是小区内90多户居民进出的必经之路。居民林女士抱怨说,即使是晴天,经过通道时自己也要加快脚步,以防瓷砖“空袭”。

  据调查,仅近几年,榕城已经发生多起外墙瓷砖坠落伤人、砸车事件。比如,仓山区金彩新村的居民林女士,一年多前经过小区8号楼时,就被从二楼掉落的瓷砖砸伤,头部缝了8针。而记者近日走访金彩新村,发现掉瓷情况依然存在。

  记者还从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12345网站上查询到,除了老旧社区,榕城少数新社区也存在外墙或电梯间瓷砖脱落的情况。近一年来,该网站已收到数十条有关瓷砖坠落的投诉。

  多重原因导致隐患难除

  装饰外墙的瓷砖,为何成为安全隐患且长期无法消除?记者调查发现,主要有3个原因。

  一是房龄偏大,贴砖工艺不完善。福州市内存在掉瓷隐患的小区,主要集中在房龄10年以上的老旧小区。比如,禾盛小区和双翔新村均是1995年左右建成的小区,金彩新村是在2000年交房。由于当时房屋外墙的瓷砖贴面工艺不完善,施工时多用粗制水泥粘合瓷砖,长时间暴露在风吹日晒中,瓷砖很容易老化脱落。

  二是缺乏管理,难凑公共维修资金。“墙面是公共区域,维修费动辄就要几万元,只要有几户业主不愿意掏钱,修复就无法进行。”禾盛小区2号楼业主何先生无奈地说,小区内两栋楼都存在瓷砖脱落现象,1号楼是福州某市属单位的福利房,留有一笔专项公共维修基金,每隔几年就对外墙瓷砖进行修复,而2号楼已是商品房,每次想要修复外墙瓷砖,都因业主意见不合,维修资金难凑而耽搁。

  双翔新村面临同样问题。该小区不少房子已经几易其主,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早已解散。“我们也想凑笔钱来维修,可小区连物业和业委会都没有,谁来牵头?”该小区居民张女士说。

  此外,人们在楼房外墙上随意安装空调外机、广告牌、遮阳罩等,施工不规范破坏了外墙结构,也成为引发瓷砖松动脱落的重要原因。

  期待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近年来,由于外墙瓷砖脱落频频引发安全事件,国内一些城市已禁止高层建筑的外墙使用陶瓷贴面。但据记者了解,榕城目前尚无此规定。

  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质量安全监管处陈处长表示,目前我国法律对外墙损坏的预防、修复尚无明确规定。“发现瓷砖脱落,应尽早修复,千万不能抱侥幸心理。对于新建的楼房,相关单位一定要严把外墙质量关,保障市民出行安全。”陈处长说。

  福州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林主任告诉记者,建筑物的装修工程最低保修期限为两年,两年内外墙瓷砖发生脱落,属于工程质量问题,市民可以向质监站投诉,由建设或施工单位维修并赔偿。若超过装修工程保修期,应由业主或物业申请启动维修资金。

  福建创元律师事务所蔡思斌律师认为,要妥善解决此类问题,需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协助配合的管理机制。

  首先,开发商在建造高层楼房时,应采用质量合格的新型外墙装饰材料替代瓷砖,从源头上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

  其次,政府应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协同社区组织,锁定辖区内存在此类突出问题的建筑设施,提醒并督促业主及物业管理机构积极进行修复。同时,相关部门可利用自身资源,给予技术支持,对于存在维修困难的老旧小区,还要提供财政资金专项补助。

  此外,物业管理机构应加强定期巡查,发现外墙瓷砖脱落应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并尽早组织修复,确保过往群众的安全。

  作者:程枝文 陆笛 陈贝茜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