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机构预测7月CPI升至2.8%
国家统计局将于9日公布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据多数机构预测分析,7月我国CPI同比或上涨约2.8%,较6月升0.1个百分点,逼近3%的温和通胀警戒线。
受天气影响,物价有望继续保持回升态势。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根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受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7月中旬以来多数食用农产品价格上涨,预计7月食品价格涨幅相比6月小幅回升;考虑到近三个月非食品价格基本平稳,预计7月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与6月基本持平;7月翘尾因素则相比6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初步判断,7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在2.6%至3%,取中值为2.8%,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
在食用农产品中,肉价表现抢眼,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6月下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涨势明显,目前已高于去年同期。“近期猪肉价格上涨速度快、幅度大,超出了市场预期。”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记者,夏季一般是猪肉消费淡季,但今年局部地区阶段性供应较少,养殖户出现惜售心理,从而推升了生猪和猪肉价格。
同时,翘尾因素也不容忽视。联讯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杨为敩也预测7月CPI涨幅为2.8%。他表示,CPI的翘尾因素仍处于较高位置,而7月粮食和水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加之菜价跌幅明显收窄,对CPI起到拉动作用。
专家认为,除了上述原因,通胀压力还来自三个方面。首先,一些主要国家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下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上涨,从而导致我国进口产品价格上涨。其次,我国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的不断上涨,将推动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第三,若经济增速有所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降幅可能会收窄,甚至转为上涨,从而对CPI形成传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