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在武汉遇冷 仅5家企业尝鲜

提要:记者近日从武汉市综合节能优化处获悉,自2008年该市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至今,仅0.05%的企业使用该业务。尽管如此,根据武汉市综合节能优化技术服务平台统计,武汉采用该项目的企业不到百家,仅占比0.05%,相当于1万家企业中只有5家采用。

    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记者近日从武汉市综合节能优化处获悉,自2008年该市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至今,仅0.05%的企业使用该业务。合同能源管理,即新型市场化节能机制,实质是节能公司负责为客户建设节能改造工程,不需客户投入资金,等工程完成后,客户在一定时间内,按比例与节能公司分享项目带来的节能效益。为何该项目遭到冷遇,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现象:万家企业仅5家尝鲜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企业非常少。”武汉市综合节能优化技术服务平台负责人表示,如此好的政策却少有企业参与,十分遗憾。


  2008年下半年,武汉市经信委开始在武汉市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然而这种前期不需要企业任何资金投入的项目却进展缓慢,一年仅有10家企业采用。 EHVACR在线


  为了促进更多的企业实施该项目,次年6月,武汉市经信委联合财政局等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根据这些政策,只要项目合同额达到20万元、年节约标煤百吨以上就可申报,远低于国家节约万吨标煤的标准。同时,企业节约1吨标煤,会获得300元的奖励,该额度也高于国家200元的标准。


  尽管如此,根据武汉市综合节能优化技术服务平台统计,武汉采用该项目的企业不到百家,仅占比0.05%,相当于1万家企业中只有5家采用。


  原因:大企业不屑 小企业不敢


  对企业来说,合同能源管理并不是个赔钱生意,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会各算各的账。 此文来自EhvAcr在线


  “标煤的奖励资金,我们可以自己拿,为何要让给别的公司?”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负责人胡先生告诉记者,公司一直在关注合同能源管理,但并没有找节能公司合作,而是自己亲自投资实施。他称,之前有节能公司来公司谈合作,但推广的节能技术并没有被公司技术部门认可。“有些技术对我们来说已经落后了,而且我们又有资金和技术实力,便自己实施了”。


  和上述公司一样,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也正在考虑自己投资做节能。该公司称,不太相信节能公司报的50%的节能效果,“我们做了7个月的测试,结果是,平均每月只节能15%,并没有节能公司当初承诺的效果好,所以我们决定自己掏腰包节能。”


  这两家公司的观点代表了多数有实力的大公司的想法。但中小企业对于合同能源管理,又是截然不同的看法。“大的节能公司不给我们做,一般的节能公司实力和知名度都不够,怕合同期没结束,节能公司就倒了,风险太大。”一家小企业的负责人称,除此之外,也不能预测公司未来的发展,怕到时候没有能力支付相关费用。 本文来自暖通空调在线网站


  解困:畅融资渠道 推节能鉴定


  2012年7月,武汉市发放了第一笔合同能源管理贷款,此时,合同能源管理已在武汉推广实施了近4年,“这充分说明节能公司融资难的问题。”武汉佩普照明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称,公司主要从事电灯方面的合同能源管理,但只能接一些五六万元的小项目。


  他算了笔账:传统金卤灯,150W的售价是3000元,而厂房节能灯5W的价格就超过3000元。以1000平方米从事精加工行业的厂房来计算,全部改造完毕需6万多元。改造后,工厂能节能50%—80%,节能效益跟客户三七分成,一般合同期都较长,需要五六年。“所以前期投入很大,回收期又长。”该负责人称,这对资金要求很高,再加上没有客户的预收款合同,公司又一般没有什么固定资产,导致很难从银行贷款。除此之外,由于没有专门测定节能的技术和工具,导致客户经常会对实际节能额度产生怀疑。“武汉节能需求市场很大,中小节能公司也很多,但因为融资和节能鉴定等问题,很多节能公司很难长大。”一位业内人士称,目前武汉市只有国家电网下的一家二级机构具备机构测定资质。想要改善这种局面,得保证融资渠道的畅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方节能鉴定机构。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