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国土资源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国土资源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写在第44个“世界地球日”之际
编者按
广元幅员面积虽有1.63万平方公里,但山地多、平坝少,约有90%的土地为山地,平坝地仅占4%,其余约6%为江河水面和丘陵,可供建设和开发利用的空间很小,这是我市国土空间的基本市情。长期以来,与全国大多数落后地区一样,广元的发展总体上是以大量的土地资源为依托。在当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发展继续依靠提供廉价的要素和大量的土地资源消耗,甚至超越有限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国土空间,来挤压生态和农业空间已不可取也难以为继。在第44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广元市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赵自学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可行的措施,现予以刊发,供学习借鉴。
广元市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赵自学
2013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近两年以来,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紧紧围绕发展大局,集中抓节约集约用地、矿产资源整合、矿业秩序整顿等,取得了较好成效。我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连续12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开展“奋战60天土地开发整理报征”专项行动,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5万多亩,报征土地4.5万余亩,重点项目、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产业发展等项目用地得到了保证;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建立工业产业项目用地指标体系等,土地利用结构明显改善,资源整合和矿业秩序整顿有效提高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水平。
今年我国纪念地球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党的十八大对我们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也是当前我们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积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美丽广元、幸福家园”。
积极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着力在规划管理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全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设美丽广元、生态广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一是严格执行2006—2020年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充分发挥国土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总体控制作用,按国家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用地,控制开发强度,不得超计划用地;加大盘活存量土地力度,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试点,利用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政策,减少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力度,做到建设用地总量有减少,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高。二是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整合和矿山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减少矿山数量,优化矿山布局,按照广元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主要矿产总量开发控制目标,严格执行规划确定的鼓励、限制、禁止开采分区制度,从严投放探矿权、采矿权数量,从源头上控制开采强度。三是尽快编制实施具有综合性、基础性、战略性和约束性的国土空间规划,对国土空间组织、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筹安排。同时,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加强和改进土地规划、矿产规划及土地整治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引导各类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科学展开。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着力在保护资源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确保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基础上,加快推进资源保护由单纯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转变。一是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面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确保全市33.92万公顷耕地、27.55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二是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以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主要出发点,巩固国土生态屏障,建设宜居家园,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高举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两面大旗,统筹安排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土地复垦等各项土地整治活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群众生活条件,提高耕地质量,保持生态平衡。今年全市将实施44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预计投资6.54亿元、整理土地60.35万亩、新增耕地4.65万亩。三是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格按照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合理配置采矿权,调控矿产资源的开采量,做到矿产资源开发与重点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全力促进资源节约集约,着力在保障发展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就必须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一是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从优化用地结构、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等方面入手,严格项目用地标准,提高用地投入产出门槛,严格建设用地考核,将万元GDP消耗建设用地规模作为考核指标,作为年度计划指标测算的重要依据。严格供地管理,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项目一律不得供地,严禁圈地囤地,千方百计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二是积极发挥土地的调控职能,突出生态保护功能,严格控制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项目用地,重点保障民生用地和新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优先保障污染治理等生态建设用地。三是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综合评价工作,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采要从“三率”抓起,达不到“三率”要求的,通过年检等办法实施整改。严格办矿准入条件,达不到最低开采规模的,不得颁发采矿许可证,鼓励利用低品位、难选冶矿产,鼓励开采共伴生矿产。同时,要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合理配置矿业权,满足建设用矿需求。
积极开展矿山综合治理,着力在保护环境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长期以来矿产资源的开发,虽然为我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采矿塌陷地和废弃地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国土资源部门要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一是建立矿山环境、土地资源破坏监测、报告和监管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按国家规定给予补偿;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限产或者关闭。二是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创建试点,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防治。三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积极开展地质应急排险和搬迁避让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再次实现两个“零伤亡”。四是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在矿区环境重点治理区,按照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的原则,优先安排对人居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危害重、治理效益显著的矿山开展环境恢复治理。
来源: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