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建设:民营新城运营商入局引变革
政府角色或应转化为公共服务提供者
园区往往是一个地区最为重要的经济载体,多年以来,政府都在扮演着园区建设者、运营者的角色。但近年来,这种政府高度合一的运作模式也开始被各界反思。
而伴随着产城融合的新城发展业态不断为地方政府接受,对于政府角色的反思引发了对于新城运营者角色的重新定位——政府将从运营中逐步退居幕后,专业的,市场化导向的建设和运营团队将逐步独立于园区中企业和政府之间。
这无疑是一种更为有效率的运行方式:以南京的海峡城为例,作为一家民营的新城运营者,利用股东的各自产业优势,正在将这种新城运营模式放大推广。
在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面对新模式和产业业态变化,政府与专业运营者之间的角色到底如何分工?后者到底需要前者如何支持?这也将面临着重新的定位。
在学界看来,尽管地方政府不断在提高行政效能,但部分地区的政府并没有能快速适应市场这种变局,在政府服务,政策支持力度,资金和人才等领域尚有部分提升的空间。
1、市场先生到来
随着今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创新再次成为了风靡全国的话题,这其中将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政府支持与市场引导的关系,从而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丁磊正在将强势的政府角色抽离出张江的运营。他曾将张江管委会成为“物业”,目的就是强调管委会服务园区企业的定位。
这一定位传递出的信号是,以往园区政企行为高度合一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事实上,张江内部多位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这种变化感觉非常明显”。
园区迫切需要“市场先生”的到来,外界注意到,完全为民营资本的海峡建设作为活跃的市场主体已开始进军产业园区的建设,按照市场化运作,南京“海峡城”正是其核心品牌。这种园区推崇市场的方式,也正是目前包括中关村、东湖等主要园区力推的模式。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张江今后依然要靠要素的汇聚,这些要素无非就是人才、资金、资本、交易市场和服务。”丁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有责任的新城运营者
虽然是园区运营的后来者,但海峡城目标远大而明确:打造一座现代智慧生态国际新城。外界注意到,这座新城或将是一个重大历史变革下产生的全新模式: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多家产业巨头首次以投资新城建设和运营的方式合作。
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随着ECFA的出台,海峡两岸关系出现历史性转折,两岸经济融合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两岸三地的企业迫切想寻找一种有利于大陆产业升级的模式。
在此背景下,对大中华经济融合有抱负的大企业家,包括香港世茂集团、香港恒基兆业集团、台湾远雄集团以及台湾东元集团等两岸三地多家产业巨头携手合作,拟筹资100亿美元,专项用于两岸城市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与运营。
多家各有所长的产业巨头合作亦体现了民营经济机制灵活的特点,将效率发挥到极点。“海峡城的成立,更主要是一种责任。海峡建设,不仅将促进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使命,更立足于云端智慧科技及城市绿色生态两大核心,共同推动智慧、绿色,以创新驱动的新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海峡城总裁姚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表示。
所以,在项目前期,海峡方面曾多次考察,最终确定云产业符合南京的发展方向,符合城市转型升级的需求,并得到了台湾等云产业巨头的支持。
为了实现这一产业落地的目标,凝聚产业力量,海峡建设自2011年起就参与主办了“海峡云产业高峰论坛”,大量云产业界、学界人士齐聚南京,为当地云产业积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本报记者获知,2012年9月第二届海峡云产业高峰论坛亦将在南京召开,据悉,大量台湾拟落户海峡云谷科技园的企业纷纷前来参会考察,而已初显英姿的海峡城将再次向与会者展现其如何为南京智慧城市的建设、为两岸云产业的整合发展而不断努力着。
3、政府新使命:提供完善服务
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接受本报记者提问采访时亦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通过引导、提供信息和优惠的政策来支持新兴产业规划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