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

  综合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卫生部部长陈竺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经过3年多的努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改革统筹推进,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医保覆盖率达95%以上,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超70%

  陈竺介绍,2011年,城乡居民参加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数超过13亿,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我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全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2011年达到8.32亿,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超过70%。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机制初步建立,2012年上半年已有超过34万人次获得补偿。2003年和2005年分别建立了农村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正在2000多家医院推进。陈竺说,北京、深圳等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改革在取消药品加成、建立全新补偿、运行、监管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初步成效。各试点医院全面推进预约挂号、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等便民惠民措施,有效控制了医药费用。

  卫生筹资结构趋向合理,居民负担相对减轻

  陈竺说,我国个人卫生支出比重在下降,政府预算和社会卫生支出比重在提高。这一结构性变化说明我国卫生筹资结构趋向合理,居民负担相对减轻。据初步核算,200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高达57.7%,2011年下降到34.9%;2002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分别仅占15.7%和26.6%,到2011年分别提高到30.4%和34.7%。

  我国医药费用控制也初见成效。按可比价格计算,2011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比2008年分别下降13.5%和14.8%,乡镇卫生院医药费用增长幅度下降;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均上涨2.2%,与前两年病人费用持续上涨6%以上相比,涨幅明显降低。

  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陈竺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我国卫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人均期望寿命从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2010年的74.8岁。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城乡间卫生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