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地产圈子 需要让业主感动的好声音

    何嘉益

    南都记者

    一个横空出世的“中国好声音”,让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大呼过瘾,让浙江卫视赚得盆满钵满,让某红罐凉茶的品牌深入人心,可谓三方共赢。

    从台前到幕后,有媒体揭露称,好声音节目组前后投资超过8000万元打造该节目,包括四位导师坐下的每把价值80万人民币的椅子都是从荷兰空运而来;每场录制都要耗时十余个小时,才能后期编辑出几十分钟的节目;录制现场都要有来自荷兰和美国的版权和电视专家进行指导和监督,每位学员和导师为了节目都要刻意设计动作表情……总之,一切为了节目,一切为了收视率,一切为了赞助商。从这一刻出发,这个节目彻底火了,火得体无完肤,火得无可比拟。以上资料,都是在深圳某楼盘的开盘现场,我向一位购房者所借的中国某著名文化杂志上看到的。

    对于这位准备买房的买家,我表示由衷的感谢,而对他要买的这个楼盘开发商,我却无言以对。该楼盘号称分两期开发,一期将建成住宅和学校,二期将涵盖写字楼、商场、酒店,给人描绘出一幅宏观大气的综合体蓝图。可近期我却从另外一家开发商处获悉,该楼盘的二期地块根本还没被该开发商所拿,还处于待拆迁状态,归属权还躺在规划国土委的文件袋里,这家开发商就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将其揽入怀中了。对于此类营销手法,我作为外行无意评说,但作为消费者,原本画的一张大饼到交房时才知道变成了饼干,可以想象他们或许也只能默默拾起放到嘴里无奈地碾碎吧。

    再说另一家深圳的品牌开发商,业主在验收房子时发现毛坯房内的各种建筑瑕疵,比如墙壁渗水、房梁连接不齐、墙壁和地面有缝隙等等,开发商却说这是正常现象,超过15天不收房默认收房。业主向开发商反映无果,最终只有默默忍受。

    之后我又接到一个来自全国知名开发商旗下楼盘的业主爆料,称该知名公司下属物业公司涉嫌暗箱操作,阻止社区业委会成立,将地下停车场、消防通道,以及归业主所有的空间改装成职工宿舍。此类事情在深圳司空见惯,不过发生在该家知名物业公司,似乎给我一种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撤下的沮丧感。

    说到房地产,深圳一直在说自己拥有各项第一。但行业发展了几十年,很多本质的东西似乎也在逐渐退化,比如思考方向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从业主角度出发,而并非从企业盈利、规模扩大出发。如果不扳正这一观念,我们也只能永远坐在电视机前看所谓的好声音,无法唱响现实生活中的好声音。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