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筑抗震设防7度高过香港 怪异建筑影响抗震
会客室现场。(从左至右依次为毛同祥、谢卫兵、王兴法、赵群昌、左娟)
本期嘉宾:
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总工办主任 谢卫兵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专业总工 赵群昌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总工程师 王兴法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结构部总工程师 毛同祥
主持人:南都记者 左娟 采写:南都记者 王莎莎
9月7日11时19分,云南彝良县5 .7级的地震,已过去了数天。云南地震是一面镜子,又暴露出建筑抗震性能在灾难面前的重要性。其实地震离深圳并不遥远,今年初河源地震深圳也有震感,而深圳所处的珠三角地区也是2006-2020年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因此深圳城市建筑的防震减灾设计责任重大。
>>>>巽寮湾独家团购优惠 最高一万抵八万
目前深圳的建筑物遵循的是什么标准规范、抗震标准怎么样、哪些地方或类型的房子需要加强?本期楼市会客室,邀请到富有实战经验的结构工程师以及质量监督人员,对提高建筑物防震效果和建筑标准各抒己见。
假设震中在深圳,也可抗5 .5级
南方都市报:目前深圳建筑物的抗震标准是怎样的?对于建筑抗震的性能有哪些设计规范和验收标准?
谢卫兵:抗震设计规范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修订的。从1974年第一版国家标准之后,1989、2001、2008、2010年都有修改提高,因此不同时期建设的房子是按照不同的抗震设计规范做的。
赵群昌:深圳特区成立后,经济总量不断提高,财产越来越多,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特区政府要求提高抗震设防标准,规定市区范围内是7度,关外有一部分是6度。
南都:7度的设防烈度,相当于可以抵御多大级别的地震?
谢卫兵:假设震中、震源就在深圳市,可以抵御大约M 5.5级的地震,如果震中越远,可以抵御的级别就更高了。当然,这里说的“能抵御”,是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也就是建筑抗震设防的目标。
南都:有人建议提高深圳的建设设防烈度,比如北京现在是8度,有没有这个必要?
谢卫兵:这个要国家层面专家研讨。国家有一个地震烈度区划图,是根据历史上这个地方出现的地震的大小、概率等因素定出的设防烈度,比如广东省内最高的设防烈度有8度的,如汕头、潮州等,也有最低6度的,如韶关、肇庆等。
赵群昌:香港的房子建得又高又细,看着就很吓人,但他们并没有对建筑物抗震设防的统一标准。可以说只要我们的商品房按照正规设计,抗震能力是没问题的。
毛同祥:还要看建筑造型,每栋楼对地震的反应都不一样。比如说超高层建筑高达400米就不是由地震控制,是由风荷载控制,要不要提高设防烈度影响不大。
王兴法:国家规范对设计是最低的标准,至少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每家设计单位必须要遵守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如果业主单位有要求的话,标准是可以提高的,但业主单位不能要求降低标准。
南都:各位在实践过程中,有没有碰到哪个项目主动提出提高抗震标准的?
王兴法:没有碰到过,提高抗震标准直接意味着建筑成本的增加。不过相关的设计和验收标准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本身就提高了造价,只要符合国标就没问题。
赵群昌:隔震、减震技术在深圳用得并不多,甚至是非常少。一是深圳不在地震多发带,认为没这必要,二是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材料成本都还是其次,如果用隔震、减震技术会拉长工期。
呼吁对老房子进行抗震加固处理
南都:刚刚说到,不同时期建设的房子是按照不同的抗震设计规范做的,那么老房子是不是就没保障了?
王兴法:深圳一些老的学校,比如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前几年在做抗震的加固工作。
赵群昌:特别是学校、医院要进行抗震检定,检测如果抗震级别不够就要进行加固。
王兴法:小学有些加固,有些拆掉重建。政府进行抗震的检测界定,界定完以后让我们来判断这个房子还有没有价值。这里有一个比较,如果加固要很多钱,还不如拆掉重建。
南都:只对学校?那些旧的商品房小区、城中村等,怎么办?
谢卫兵:应该呼吁相关部门重视,将老房子对照现在的抗震标准进行加固,当然资金问题要分政府财政支出或业主出资、社会资金。如果老房子要跟新建房达到同样抗震设防标准,肯定有差距,那就差多少补多少,要做加固设计、加固鉴定。2010年标准代表我国抗震最高的水平了,这以后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和施工,能保证质量。
南都:是否通过技术手段加固处理就能达到现行设计一样的抗震效果?我在网上查到有专门的抗震加固公司。
谢卫兵:至少达到目前的最低标准(即7度设防烈度),有些房子不加固之前是6度设防,甚至是5度。
王兴法:抗震加固也要设计,也有标准,设计完后准备使用多少年,与使用年限有关系,还要满足现行的规范要求。如果按照规范标准来加固、设计、施工,在加固完后可以达到同样的设防标准。
南都:是否有些还是根本的材料问题,按照现在的抗震标准已经淘汰了?
赵群昌:比如砖石结构,结构要求有一定的强度,还要有一定的韧度,结构能够消耗地震的能量,在能量输入时自身进行消耗,砖石结构消耗能量很弱,此外就是要限制高度,深圳目前砖石结构基本淘汰了。那要是这样的,就不加固了,直接拆了重建。
偷面积的房子遇地震最危险
南都:在具体项目设计、建造过程中,是否有些做法是有损于建筑抗震性能的?
谢卫兵:超限的建筑物特别不利于抗震,抗震性能比较弱,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而且成本会成倍增加。
王兴法:从抗震概念来说,建筑物要简单、规则、均匀、对称。这是结构的要求,但建筑师通常会觉得这样房子太单调了,非要弄出些有特别设计感的形状出来。尤其国外的建筑师很强势,结构工程师只能尽量满足他们的造型设计,可同时要满足抗震要求,就只能花钱使用更好或者特殊的材料,造价就上去了。现在超高层建筑的造价基本都比普通的楼翻倍。
南都:你的意思是,一些造型怪异的建筑,比如“大裤衩”、“大秋裤”等,不利于抗震?
王兴法:好的建筑是美学和力学的统一,既符合力学也符合美学。比如说柱子上面小下面大就符合受力原理;如果倒过来,下面小上面大就不符合受力原理,我觉得这样也并不好看。悬挑栏也是,根部大端口小就符合力学原理,反过来则违背力学原理。造型越怪异,就越需要通过额外的花费和技术手段,才能达到基本的抗震标准。
总的来说,国家对结构设计很重视,从标准的制定到监管都有一套规范,建设部目前112号文件规定超过规范的建筑物要专门审查,这些叫做超限,比如一些不太符合力学的设计、高度突破了规范规定的高度,不能说不能建,但是要经过论证和专家评审,重要的是还要经过国家级的专家评审。
南都:物业的使用是否有影响?
赵群昌:我来做个提醒,装修或者其他情况,业主都轻易不要动建筑物的结构。现在结构设计都计算得非常科学和严格,看着墙体很长,但不要轻易开缝、打洞,这些墙体在抗震的时候才能真正起作用。经过结构工程师设计的墙和后加的墙也并不一样,结构设计的墙是加了钢筋的,与柱子牢固连接的,家里装修能不改墙尽量不要改,如果要改最好问结构工程师。
毛同祥:现在深圳房地产市场上还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偷面积,这对结构很不利,可能会损伤建筑物按照原设计该有的抗震性能。比如本来结构上考虑要加强、加板的地方,现在没法加,一加就算面积,其实对结构安全性会有影响。
王兴法: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楼板是传力的,本来钢筋混在一起咬合得很好,偷面积可能把楼板挖掉,随后自己一块加上,整体性就差了。偷面积的空间,如果真有大地震来就麻烦了。
(更多有关房屋抗震的报道,请参见今日南都惠州读本黄金楼市)
访谈归纳
深圳建筑物按7度设防
按照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深圳建筑物按7度设防。假如地震震中、震源就在深圳市,就是深圳地壳运动了,发生了地震,深圳7度设防的房子能抵御大约M 5.5级的地震。比如今年河源的地震4.5级,对深圳没什么影响。
不同城市的设防标准是不相同的,一般情况下,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作为设防烈度。
国家有一个地震烈度区划图,根据历史上这个地方出现的地震的大小、概率等因素定出设防烈度。比如广东省内8度设防的地方有汕头、潮安、南澳、徐文、潮州,抗震设防烈度7度的地方有广州、深圳、汕尾、江门等,还有6度设防的,比如韶关、肇庆等,各地区设防烈度并不一样。
国家抗震标准已经5次修改
抗震设计规范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修订。1974年《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我国最早的抗震设计规范。此后不断演变,到1989年出台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1年更新了一次,2008年汶川地震后,住建部对一些重要内容又进行了修订。到了2010年国家进行了总体更新,沿用至今的规范就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的监督和检查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首先设计单位要按照设计规范,设计好后进行施工图审查,由专业审图单位进行。另外国家住建部每年派检查组到各地方对抗震设防的情况进行抽查,同时地方建设主管部门也会责成各建设项目设计单位自查。
从日常的检查情况来看,因抗震规范的要求都体现在图纸上,深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也会责成各个责任单位: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严格按规范落实有关强制性条文,同时也会对建筑实体进行抽查,抽查的内容主要有:是不是按图施工、材料是不是按规定送检、材料的抗震性能指标是不是符合规范要求等。
相关报道:专家称云南地震灾区建筑抗震差加重伤亡 2012-09-08 12:23:59
黑龙江: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通过审查 2012-09-07 16:32:11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题讲座举行 2012-08-31 08:49:57
意大利建筑师称该国600万栋建筑缺乏抗震标准 2012-05-22 09: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