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农村发放房产证 集体土地上房屋都要办证
东方今报郑州讯 昨天上午,新密市394户入住新农村社区的农民拿到了房产证,这是郑州为入住新农村社区农民发放的首批房产证。
【现场】
农民高兴首批房产证发放
“拿到房产证,咱和城里人也没啥区别了。”在昨天上午举行的新型农村社区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现场会上,李先生拿着刚发放的房产证,笑得合不拢嘴。
此次发放房产证的,是新密市牛店镇张湾东宏新型农村社区和米村镇于湾新型农村社区,共有394户入住新农村社区的农民拿到了房产证。截至目前,新密市新农村社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1.4亿元,建成和在建新型农村社区31个,基本具备入住条件的有24个,建设农民新居1.9万户,已入住5000户共2.2万人,年底前还可入住1.1万户共计4.7万人。
【计划】
集体土地上房屋都要办证
不只在新密,整个郑州市今年都启动了新农村社区建设,计划今年建设新农村社区67个,到2014年建设新农村社区109个。按照规划,每个新农村社区要入住约2000户,共计5000人。照此来推算,未来3年内,郑州市将有至少两万户入住新农村社区的农民需要办理房产证。
除了新农村社区之外,3年内郑州市还计划建设合村并城社区29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194个(市内六区及开发区116个,县、市78个),旧城改造项目50个(六区及开发区42个,县、市8个),这些项目中,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安置房屋,同样需要为农民发放房产证。
【要求】
新农村社区要引入专业物业
针对集体土地上办理房产证的需求,今年,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成立了专门办证机构,并简化了办证程序,由各区房管部门直接受理,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郑州市政府要求,今年年底前,各县(市、区)新农村社区发放房产证的工作都要启动,并逐步做到符合办证条件的社区全部发证。郑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农村社区的住房保障、物业管理、房屋登记与流转工作都要开展,向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一样的保障房制度,避免农民失房引起贫困。同时,新型农村社区要引入专业化的物业企业,全面提升农民居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