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蜗居城市角落 高房价催生蚁族大军

“蚁族”——一个公共视野里早已不再陌生的人群,近些年已渐渐被人们熟知。张浩入住的这家有着求职公寓典型的布置,入门是大堂,房间和公共洗手间沿着走廊依次排开。

  一家蚁族公寓大约能容纳200张“床位”

  新浪乐居讯(编辑 殷梦媛 王玮光 李申伟)“蚁族”——一个公共视野里早已不再陌生的人群,近些年已渐渐被人们熟知。这个群体如今遍布国内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和称谓一样,他们如同蚂蚁般坚韧不拔、愈挫愈勇,战斗在生活的第一线。

  和国内其他大城市一样,南京也是一个“蚁族”的集中聚居地。他们住在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的合租公寓,和其他弱势群体一样,“蚁族”是城市里的低收入边缘群体。但和其他群体明显不同的是,他们普遍受过高等教育,从外地来到南京读书,毕业后一边赶上大学扩招后最大规模的大学生离校潮,一边又遭遇2008年后新一波的房价上涨。但大城市所拥有的各种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让他们选择留在这里打拼,生活的压力面前,他们只好加入了“蚁族”的行列。

  8块钱一天 低价求职公寓里住着明天的梦

  大堂的电视放着热播剧《爱情公寓3》,昨天刚入住的张浩(化名)正和室友津津有味地看着,身处公寓的他们被这部公寓喜剧逗得嘎嘎直笑。

  这里是城北长途客运站附近的一家大学生求职公寓,张浩租住的是最便宜的六人间,算下来每天只有8块钱的房租让他觉得很划算。低价的大学生求职公寓,成了张浩这样的刚毕业工作没稳定的大学生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这些大大小小的公寓遍布在南京市区的各个角落,城乡结合部、车站、高校附近的社区里是集中聚集区。隐藏在城市里的公寓数量2011年已经超过300家,一些公寓老板测算今年可能会达到400家。但是巨大的季节性和流动性令超过半数的“小作坊”成为金字塔底部最大的泡沫,一旦生意不好或是遭遇淡季,转手和关门歇业是他们一致的选择。

  这个金字塔的顶端是类似拥有100张以上床位的大公寓,充足的资金支持和规模让它们占据了大部分市场。按照一些从业多年的老板们的估计,这类的公寓数量比例不会超过5%,即使是这样,做两年的已经是“老资格”了,管理、流动、安全上的问题让每年的秋冬淡季都成了“转手季”。

  张浩入住的这家有着求职公寓典型的布置,入门是大堂,房间和公共洗手间沿着走廊依次排开。单人间、双人间、四人间各种规格的都有,住的最满的还是价格最低的六人间。

  公寓配备公共洗手间的热水供应有时间段规定,虽然洗手间数量充足,可是晚上洗澡的租客们仍然要排队等候。但比起有些20个人挤着用一个淋浴间的合租房,张浩挺满意的。

  三伏天的南京热得吓人,公寓里的房间都装有空调,只是想使用的话必须是屋子里所有人同意,因为电费是另算。张浩的房间里有人不用,他只好买了一个小电扇放在床头消暑,“屋子的通风还行,夜里边吹一个来小时也就睡着了”,挺早就能睡着,张浩很知足。

  夏天毕业的张浩本科读的是管理,一时没找到合心意的工作,就先找个公寓住下来。公寓里的大部分租客也都和张浩的情况差不多,生活没稳定,先过渡,工作定了再考虑住处。

  比起和陌生人去合租,这类公寓安全性高了不少。和陌生人合租的安全隐患令他们不安,笔记本之类的数码产品被盗是常有的事情,发生后报案也经常石沉大海。“公寓有门卫和管理员都担着责任,心里总感觉安全些”,张浩的室友遇见过类似的事,心有余悸的他随后就搬到了这家公寓。

  公寓的负责人高女士做这行已经有三年多了,在行业里也熟悉不少同行。在她看来,大学生求职公寓里的租客多是短期过渡的,80%的人会在2-3个月后搬走,工作确定了后,有的是公司安排了住处,有的是和朋友同事合租一套房住着。

  住在公寓里的大学生也都是不宽裕的中低收入人群,80后大学生是最多的。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愿意住的并不多,高女士认为一部分人是嫌条件差适应不了,另一些90后大学生是不太合群,在学校里就搬出来住过,自然也是住不惯这里。

  来来往往,有人来自然就有人走。就在我们交谈的时候,一个小伙子过来和高女士告别,走出没开灯的昏暗走廊,他的背影很快消失在明亮的公寓门出口,他走向的,是一个新的生活。

  大多时候,衣物都是在房间里“阴干”

  人口猛增、房价激涨 众多蚁民只能“望房却步”

  事实上,在古都南京,像张浩这样大学毕业被迫成为“蚁民”的绝不是少数,而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问题共同使然。

  在户籍的放宽、大学生毕业留宁等社会情况的作用下,南京市的外迁人口不断增加。2012年中旬,南京市统计局、发改委、规划局等21个部门历时数月,对整个南京多项数据进行了调查,据《关于提高人口管理服务水平专题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末,南京市常驻人口为810.91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寄住人口(有人无户)高达123.2万人。

  众多的外来人员的进驻使得本就房源紧张的古城南京显得更加拥挤,据统计,南京市的人口密度比北京、东京还要高,以新街口为圆心,1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全市有49%的人口都居住在这个范围内。

  据资料显示,南京城区人口密度高达5500人/平方公里,密度是郊县的8.87倍。而在人口密度激增的同时,全市的房价也在不断攀升,2004年南京商品住宅预售均价仅为4115元/平方米,然而时至2011年末,据市住建委通报,2011年南京平均房价激涨至11200多元/平方米。近3倍的房价涨幅使得越来越多的需求者望房却步,没有买房能力的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也随之愈来愈多。

  在如此时代背景下,“蚁族”作为四大弱势群体之一不仅持续存在,其规模更是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蚁民”们的生存状态也实在令人堪忧。

  大部分“蚁族”由于收入不稳定、家境不够充裕等原因,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有调研报告显示,在600多名毕业生“蚁族”的跟踪调查中,64.3%的受访“蚁族”没有吃早饭的习惯,而85.4%的人将一顿正餐的花费控制在10元以内。虽然此次调查是在2011年进行的,至今物价已有上涨,但幅度不大,从10元的餐费预算来看,蚁族们在饮食方面省之又省,久而久之,难免对其身体造成一定影响。

  该调研报告还指出,目前南京的大学生“蚁族”主要从事的职业为: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绝大多数没有“五险”和劳动合同,有的甚至长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全靠家里接济度日。

  蚁族已超百万 乡镇高校毕业生多愿留守“大城市”

  从报告的结果可以看出,蚁族生活惨淡,俨然成为时下的弱势群体。但必须直视的是,这类人群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百万的规模。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统称为蚁族,“蚁族”已不是南京市独有的社会现象,像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存在。蚁族之所以会聚集在这些大中型城市,最重要的是“大城市”对他们的“诱惑”。

  由于蚁族大多来自异地、农村、小城镇,他们梦想大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空间,因此都选择留在城市打拼。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毕竟,大城市的机遇更多,发展空间也更大。蚁族们怀揣梦想,来到大城市圆梦,为追求群体认同感聚居一起。

  其次,这些城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高校云集,学生群体或者应届毕业生比较多,对于租房的需求自然就会比较大。另外,“大城市”房价高,想要租一个正常的居室,价格会很昂贵,刚刚毕业的群体一般无法承担。再加上这些城市就业压力比较大,“挣钱”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一开始会以“蚁族”的方式过渡一下。

  每个“蚁民”过渡的时间也是有所不同的。南京一家蚁族公寓的房东告诉新浪乐居的编辑,绝大部分的蚁族会住上2—3个月,最长有住过3年的,最短1、2天的也有。房东还说,住在蚁族公寓最大的特点就是像大学宿舍。“一个房间放上几张上下铺,大家生活作息都是 ‘朝九晚五’,晚上下班回来之后,就会在床上上上网、和室友们聊聊天,这种气氛真的 很像宿舍,大家生活在一起还算和谐”,房东表示。

  但可以想象得到,蚁族的生活会有很多不便,由男女生混住造成的一系列尴尬就是无法避免的。“夏天洗完澡之后,男生都会光着膀子,就穿着一件短裤,有些女室友看到,总会感觉到不适。而女生换洗的内衣、内裤要经过男生的所住房间,才能晾到阳台,男室友看到难免会尴尬。”房东说,这些都是平时生活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但是,既然大家都选在居住在这里,都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男女混住”出现过什么问题。

  真正需要蚁民们注意的应该是安全、卫生问题。入住蚁族公寓唯一的“门槛”就是需要身份证的有效信息,一旦身份证造假,入住公寓的不是蚁族而是小偷,这将造成重大的人生和财产安全。如果房间里的贵重物品被“扫空”,是很难再追回的。“每个住进来的新人,我都会给他们一个铁柜子的钥匙,以存放贵重物品。但这并不代表物品的丢失是房东的责任,如果出现盗窃这类情况,我们是不会做出任何经济赔偿的”,房东说。

  为了省些房租,有些彼此熟识的老乡睡在一张床上

  生存需求已不是第一位 蚁族想改变身份和地位

  “蚁族”作为社会上的独特群体,也遭遇过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大学生毕业不应该留在大城市当“蚁族”,应该去小城市发展,这样会过得更“舒服”一些。但是有专家指出,“蚁族”留在大城市艰难地生活着,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生存需求,而是要改变目前的生活现状,他们梦想自己能拥有和大城市里的孩子一样的身份和地位。

  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是“蚁族”的研究学者,他表示,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城镇化的阶段,需要大量人才。“蚁族”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也为城市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才华和青春。“不管大城市是否欢迎他们,城市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蚁族’,也没有办法将‘蚁族’拒绝于城市之外,或者简单地把他们再送回农村”,廉思认为。

  他还分析说,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也给“蚁族”带来不小的影响。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手机、网络伴随着他们成长,他们对外部世界比较了解,知道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知道中国东西部的巨大差别,城市文明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廉思总结说,“到城里不管干什么都比在家乡好,是他们比较坚定的信念。 ”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