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监管电梯 细节有待解决
物业公司作为电梯安全监管的第一责任人(详见昨日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报道),这一改革方案要点让物业公司“几家欢喜几家愁”。昨日南都记者采访三家物业管理公司了解到,对新商品房小区的物业公司的负责人来说,他们都期待改革措施尽快落实,改变出现电梯事故“没人负责”的局面,但也有一些物业公司负责人表达了他们对改革细节执行的担心和忧虑:有些问题还是难以解决。
家住南城菊香园的业主陈先生最近比较烦,“我们住的一栋住宅楼,电梯已经停运2个多月了。”陈先生称:“没有电梯的日子实在太苦了,老人家爬楼梯上下不方便自不必说,年轻人居家过日子的柴米油盐、水电气暖,也是天大的麻烦。”
昨日下午,菊香园?稻花香物业管理中心王经理说起这个老住宅小区的电梯维保难题,也接连感慨“没办法”。据介绍,菊香园这样的集资住宅区,没有维修专项基金,所以电梯一旦出现故障,需要“中修和大修”,筹措资金就是老大难题,“东莞的试点改革方案里面对这种现象也没有解决办法”。
“小区一栋居民楼的电梯出现故障,维修需要38337元,但根据有关规定,需要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维修,这就出现了问题。”王经理说,菊香园A栋住宅楼电梯故障2个多月了,到现在36户业主中只有8户交了维修分摊的费用,剩下那些业主,一打电话就在“广州、北京、上海”,人家一点也不急,但住在小区的业主都“急得要死”。
也有受访物业公司负责人对老住宅区电梯资料的接管和转移过程表示忧虑,“新接管的物业公司可能对电梯资料和技术参数一无所知”。这些在试点改革方案中也没有涉及。“其实随着电梯使用年限的临近,东莞电梯行业相关的资料信息平台建立问题,越来越迫切。这是规范住宅小区电梯维保的基础。”莞城一家物业公司负责人说。
但不论怎样,受访的三家物业公司负责人均表示,东莞作为电梯安全监管试点改革城市来说,引入了保险机制,帮助物业管理公司规避了风险,就非常值得期待。南城一家新楼盘的物业公司负责人则快言快语地说,对新住宅小区来说,试点改革方案“都是利好消息”:可以改变过去一出事故就“没人肯负责”的局面,每年投入一点保险费,就不用担心电梯发生事故的赔付问题,还可以向维保和检验单位追责,物业公司掌握了主动权。
(作者:寇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