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
来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村镇住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事关我国城镇化发展全局、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之一。当今,我国 农村城镇化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每年全国农民新建住宅8亿平方米以上,但是,我国村镇住宅建设中还普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地域的农村住宅建筑在风格、形式、材料、构造上呈现出千篇一律的迹象,地域风貌特色与文化特色丧失;缺乏专业规划与设计指导,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技术标准严重滞后;农村住宅建筑建设技术标准落后,住宅能效低下,资源和能源浪费严重;农村住宅建筑材料和产品档次低,功能质量差,生命周期短,资源、能源乃至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极大;等等。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生活习惯差异很大,长久以来形成了许多典型传统特色民居文化。总结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的居住模式、空间组合关系、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建筑风貌与文化特色,对传统设计意匠进行挖掘、传承,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针对新农村住宅建设对地域生活形态的适应性要求,以及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保等方面的现实需要,探索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的设计模式,已经成为当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在上述背景下,同济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广国际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五家单位联合组成研究课题组,对以下内容进行重点研究: 1:村镇住宅设计指标研究 2:村镇住宅可持续设计技术研究 3:典型传统特色村镇住宅设计技术研究 4:不同地域特色住宅节能设计技术研究 5:村镇住宅建设场地和竖向设计技术研究 6:村镇住宅工程技术产品系列标准设计研究 课题研究所构建的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的设计模式研究成果将包括8项技术规程、7套图集和3类以上专利产品,并培训地方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技术人才2000人以上。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的设计模式和设计指标体系,以此引导与规范当前快速发展的村镇住宅建设,逐步建设富于地域特色、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