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开发商打着养老旗号圈地 被指挂羊头卖狗肉

提要:一位国企开发商称,不少房企在打着养老的旗号圈地,很多项目只是装一个养老概念进去,这只是开发商的拿地策略。盛世神州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张健也说,健康老人不愿意换地方也不愿意做大量投资,大部分都在家里养老。
  看似庞大的市场蛋糕

  但混沌起步中的中国养老地产市场,依然可以画出一块巨大的蛋糕。

  据联合国《世界人口统计》预测,至2015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2亿。

  上海同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翁国强说,上海老龄化很严重,老龄人口有330万。但能够提供的不同标准的床位也就在4.5万至6万,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开彦认为,目前为止,国家投入的养老机构只能满足1%的老年需求。从整个养老模式来讲,基本上处在解决老年人吃住等基本生活物质需求,医疗比较弱。

  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绿城颐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雨峰认为,随着今后家庭的变化,送养老院的会越来越多。家里养老不太可能,以后老年人住到养老机构去的比例,会达到5%~10%。社会上的床位数,只能满足1%~2%。而且2%里边,据他的抽样调查,1个县有1000张床位,但有500张床位是没有钱的人都不愿意去住的,纯粹是给五保户住的。

  冯雨峰认为,“真正有尊严的养老床位还是非常紧缺,我们做多少都不会多。”

  政策未明的前提下,民间资本优先考虑的是高端市场。

  开彦认为,从高端开始,摸出路子来,再往下拓展,困难小点。

  在黎庆文看来,目前的需求主要是三类人群,第一代名企老板、政府副厅级以上的退休官员、大学教授,“他们退休金高,而且观念更为开放。”

  潘存满称,“半退休阶段,50岁左右的老人会是我们的主力市场。市场蛋糕太大,我们准备建立国家级老干部中心,给中央办公厅退休老干部免费做。”

  但这样的描述依然是粗线条的。放到显微镜下,中国的养老地产市场,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黎庆文的调研发现,全国来看,光沿海地区以上三类群体不到10万人。

  翁国强也表示,高端群体只占了老年人口数量的1%。

  且不必说,以后大量的高端养老项目在同一阶段入市,还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此外,一位国企开发商还提到,“老人家的钱很难赚。”他表示,“养老地产没有那么大市场。10年内这个市场不太会火热。等我们老了,二三十年以后还差不多。”

  可见的是,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养老地产项目销售得并不快。以上海亲和源为例,2008年开始对外营运,截至3月14日的数据显示,该项目推出房源总套数834套,已售出569套,入住户数414户。

  对此,黎庆文分析,中国老人和国外的老人不一样,比较考虑到儿女问题,有钱不会自己花,会留给小孩。奢侈的东西不舍得买。另外,现在掌握财富的主流还不是老人,调研显示,目前在中国最能掌握财富的人群是45岁至55岁。相信5年后,有新的需求入市,养老市场会渐入佳境。

  “今天需求不是很大,但未来市场化养老可行。” 黎庆文认为,市场化养老的突破,最早会在京沪穗深。因为一线城市老人身家丰厚,视野见识广,一胎率很高,小孩去国外的比例很大,空巢老人很多。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