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石拿下3座矿山 为获上游定价权

提要:不久前,厦门一石材企业砸近亿元资金,一口气拿下3座矿山,更多的石材企业也开始把策略重点转向矿山开发。记者昨日从厦门石材展上获悉,越来越多企业争相开矿,目的是为了获取上游定价权,挽救眼下利润不断下降的传统石材贸易。

来源:厦门商报

  不久前,厦门一石材企业砸近亿元资金,一口气拿下3座矿山,更多的石材企业也开始把策略重点转向矿山开发。记者昨日从厦门石材展上获悉,越来越多企业争相开矿,目的是为了获取上游定价权,挽救眼下利润不断下降的传统石材贸易。

  大小企业争开矿

  不久前,厦门万里石有限公司再次砸下近亿元资金,一口气拿下了3座矿山。

  “这些矿山分布在中国中北部地区,具体矿种暂不方面透露。”昨天,该公司销售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从2007年起,公司就调整了发展策略,开始涉及上游产业链,开矿山就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为了“抢”到更好的矿,万里石还专门成立了矿山开采与销售部门。

  “眼下,已有越来越多厦门乃至福建的石材企业转向矿山开发,很多公司都想‘先下手为强’。”厦门岚磊进出口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也在满世界找矿山,除了国内,还去拉丁美洲、印度等地,就是想找到好矿。”

  除了实力企业,一些相对较小的石材企业也开始尝试这一领域。泉州华岩石业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倪先生告诉记者,去年,该公司也在漳州拿下了一座矿山。“跟当地人合作,主要品种是锈石,花了几千万元。”倪先生说,由于是去年刚开,目前产量如何还不清楚,“但把握矿山资源已成了一种趋势,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企业加入这一行列。”

  传统贸易利润下降

  越来越多企业争相开矿背后,正凸显出传统石材商贸行业利润在不断下降。

  “与去年同期相比,多数石材企业的销售额下降了20%左右,就我们公司而言,美国订单少得更多,现在几乎都接不到单了。”长期做石材生意的李先生透露,在国际购买力下降的同时,国内从紧的货币政策,房地产订单的减少,以及成本的上升,也都让石材企业备感压力。

  据厦门石材商会相关人士透露,目前,石材企业的利润已经越来越透明化,整体毛利润率几乎都在30%左右,“加上管理费、运输费,纯利润率只有10%左右,再加上开发商在采购中多会采取低价策略,利润空间挤压更为严重。”

  对抗国外供应商

  记者了解到,企业争相开矿,另一个目的是为了与国外石材原料供应商对抗。

  “过去,我们的原料都是从印度、巴西、美国以及非洲等地进口,因地质及技术关系,当地的石材开采成本普遍比国内低,但出口价却相当高,近期又涨了30%多。”东方万里原石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先生告诉记者,若要避免继续被国外供应商挤薄利润,国内的石材企业就必须拥有自营矿山,这样可“甩掉”国外供应商,并把握上游定价权,从总体上节省成本。

  “比如这座矿山这块区域内的石料价值20万元,但是我们在自用或者对外销售时,就会加上人工、运输等其它费用,这里面的价格就能灵活掌控。”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过,尽管如此,开发矿山的风险也很大,“在开下去之前,并不能完全保证里面能有多少‘料’,或者是什么样的‘料’,如果采到好东西,就赚了,采不到好东西,就可能打水漂了。”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