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曝房地产业顽疾——捍卫建筑质量与安全

2012年的315,房地产业交上的答卷则喜忧参半:喜的是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中,2011年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超过60万件,其中房屋建材类占4.5%,较前一年同期下降22.4%,这一数据在2008、2009年都一直居高不下,说明全产业链近年已大势向好;然而忧的是,玻璃幕墙高空坠落、奥的斯电梯逆行伤人,安信地板被曝甲醛超标、精装房以次充好等一系列事件拨动着行业神经,顽疾仍隐隐作痛,建筑质量与建筑安全之患始终未除。

  每年315,围绕“诚信”展开的话题都成为搜索热词。媒体追逐着,试图用闪光灯照亮每一个阴暗的角落。反思,皆与道德、商业伦理、责任相关。2012年的315,房地产业交上的答卷则喜忧参半:喜的是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中,2011年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超过60万件,其中房屋建材类占4.5%,较前一年同期下降22.4%,这一数据在2008、2009年都一直居高不下,说明全产业链近年已大势向好;然而忧的是,玻璃幕墙高空坠落、奥的斯电梯逆行伤人,安信地板被曝甲醛超标、精装房以次充好等一系列事件拨动着行业神经,顽疾仍隐隐作痛,建筑质量与建筑安全之患始终未除。

  2012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福保集团董事长杨明提案建议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使用安全验收及赔偿法》 “因为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房屋出售后发生的质量问题,所以才让许多消费者投诉无门,只能自认倒霉。”他希望能够通过立法,维护购房者权利,保证房屋质量和安全。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新浪地产(微博)曝光产业四大陋习,亦呼吁立法以明责。

  陋习一 追求速度缺失过程监管

  去年6月,重庆市“楼脆脆”事件公开审判结果:永固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在履行监理职责过程中,严重失职及出具错误监理报告,将不合格工程评定合格工程,导致楼脆脆事件发生。法院据此,判该监理公司赔原告方20万元。

  建筑质量出现问题,工程与监理部门难辞其咎。尽管对于工程监理的相关规范,国家标准和要求都比较完善,在操作过程中却总由于模式和人的问题容易走形。

  监理的责任是“三控三管一协调”,即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但实际配合中,成本、进度等环节都由开发企业自己决定,监理的作用往往无法很好实现。

  然而,为了赶工期,不负责任的开发商只会关注每个阶段的完工情况,但是中间究竟如何完工,不同流程的完工质量到底如何,却很少跟进。

  漠视监理的态度,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想买个监理“章”的,付给监理公司极低的费用,由公司工程部的人在现场指挥,监理人员形同虚设,作用微乎其微;还有一类是愿意和监理公司分工协作的,相对规范但要协调人员进行良好配合。“拿了开发商的钱,还是要替甲方办事”成为普遍心态,监理单位缺乏实际权力,在面对项目出现的问题时,要么软弱退让,要么就与开发商和承建方借机进行利益交换,建筑质量在此过程中就被牺牲。

  严防质量危机,无疑需先堵质量监管漏洞。

  陋习二 层层转包难保施工质量

  去年8月,轰动全国的上海“11·15”特大教师公寓失火惨剧宣判:祸起之一是该项目从上至下经过了至少三层转包,而最终具体施工的工人有许多都是马路散工,绝大多数没有施工资质。

  尽管根据法律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但仍有部分企业打法律擦边球,通过转包获取利益。

  如何加强对总承包人以外的工程建设行为主体尤其是对发包人进行法律约束?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徐征在2012全国两会提议,应对《建筑法》进行修改,《建筑法》的规范内容不全,不能适应当前建设活动依法管理的需要,且未能同相关法律的规定相协调、衔接,对建设工程承发包双方的权利义务规定不平衡、缺少对承包人以外的工程建设行为主体尤其是对发包人的法律约束。

  陋习三 服务缺位后期维保不力

  从2011-2012年的两例建筑安全事故中,不难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

  海浦东陆家嘴时代金融中心玻璃幕墙“自爆”,一块面积约4平方米的钢化玻璃幕墙突然爆裂,致使停在楼下的50多辆机动车不同程度受损。

  高额的维护成本和无人承担的维护责任,被专家认为是造成玻璃幕墙高龄服役的最直接因素。幕墙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费用不菲。由于商务楼的维修基金至今尚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加上幕墙维修费用昂贵,一些楼宇并不会主动对幕墙进行维护,检修几乎形同虚设。

  而北京市质监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巨明针对2011年7月发生的地铁4号线奥迪斯电梯伤人事故,指出直接原因是由于固定零件损坏,驱动主机发生偏移,驱动链条脱落,造成扶梯下滑,同时对电梯维护保养不到位所造成。

  北京市曾经规定过住宅电梯的寿命年限,一栋楼如果是单梯,使用寿命为15年;如是双梯,使用寿命在18年左右,根据实际状况可以适当延长。北京市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彭金声说:“当时是三年左右有一次中修,五至六年有一次大修,15或18年要更换电梯,现在这个规定已经很少有人遵守。”

  很多大宗建筑配套设备、部品能否运行通畅,七分安装,三分维保,如果不注重后期的运营和保护,也会埋下建筑安全的隐患。

  陋习四:工程采购低价至上“逼”出劣质材料

  今年2月,一位自称国内某建材专业杂志副主编,名叫“李晓燕”的网友在某论坛里爆料安信带“毒”地板进入精装房项目,使用方牵涉万科、远洋、龙湖等多家品牌房企。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安信为做大工程业绩,给出了几乎“裸价”甚至赔本的条件,不得不“铤而走险”,采用甲醛超标的材料以获得利润空间。尽管至今,对安信产品究竟是否全部合格还未有定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地板行业品质与工程采购潜规则的质疑声起。

  作为采购方的开发商,万科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选择供应商一是质量,从跟安信合作来看,万科没有发现安信地板有甲醛释放量超标或者其他几个指标不合格的情况。第二,行业知名度,安信一直处于市场前十大地板供应商的位置。第三,合理低价,在质量达标的前提下,选择合理低价的竞标供应商。

  但作为下游的供应商,地板企业却有些无奈。“我们跟开发商合作最关心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单价,其次是付款方式。像万科这样的企业我们不太敢跟它合作,因为在价格上,万科肯定会压得很低,我们的利润空间非常小;如果付款方式再不合理,我们只能赔本赚吆喝。”

  深圳富之岛整体家装事业部总经理许克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认为,安信地板事件需要检讨开发商采购体系,“国内比较大的开发商,都有自己庞大的工程采购体系,这种人力资源的成本会转嫁到下游供应商身上,因为下游行业对于开发商而言相对弱势。如果作为强势方的开发商采购团队去压低采购成本,下游的行业为了生存,就有变招的动作,风险就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采购,应该是智慧的采购,一定要给供应商合理的利润。”北京万通地产采购负责人多次强调,盲目追求低价,一定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新浪地产呼吁:建筑质量与安全期待立法明责

  房地产全产业链该从速度与效益转向服务与质量并重,除了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与道德外,也应该完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市场偷工减料、非法转包、以次充好、恶意低价中标、暗箱寻租等问题,明晰建筑事故的各主体责任,从建筑各环节上保障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建筑质量  建筑安全  315  诚信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