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底价8个月上涨1倍 政府卖地涨价没商量
7月23日,朝阳区孙河乡西甸村HIJ地块出让,中粮力压群雄,以总价23.6亿元,配建3.3万平方米公租房的代价夺得该地块,楼面价高达4.8万元/平方米。至此,北京城五环外,商品房5万元一平方米不再是梦想。
从绝版地块夏家胡同的高调入市,到朝阳孙河地块最终花落中粮,土地市场的热潮再次刷新北京“地王”的成交底价。
不过,相比此前地王项目过百的高溢价率,上述两块地块最终35%、42.1%的溢价率不禁让人出乎意料。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北京土地市场平均挂牌成交地块的溢价率为54.52%,其中成交的30宗住宅地块的平均溢价率为39.1%,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溢价率走低,并未影响成交总价,今年前6个月全国306个城市共交易土地15493宗,土地出让金达1.13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
市场预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仍然较强,房地产企业拿地的冲动也没有减退迹象。不过,土地成本“节节高”,让房企拿地策略上更倾向于选择控制成本预算,趋向合作开发,以并购的方式获得土地。
政府卖地涨价没商量
土地底价上调使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趋向“白热化”,带来的影响是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转变”。
以此前成交的台湖板块为例,5月20日成交的起始价为2.5亿元,折合楼面地价3980元/平方米。而在去年9月,台湖104和109多功能用地出让时,起始价为3.84亿元,折合楼面地价仅2176元/平方米。时隔8个月,起始楼面价上涨了约1倍。
底价上涨的背后,土地溢价率却并不高。
被寄予厚望的夏家胡同地块,按照此前规律推测,最低溢价率在49%左右,最后却以35%的溢价率成交,而这也成为6月份溢价率最高的一块土地,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出让的其他地块溢价率全部低于2%。
7月1日,海淀区清河路C2商业金融用地和房山区拱辰街道办事处及长阳镇09-03-12地块的成交溢价率分别为1.11%和0.55%。
中原地产市场部分析师张大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当前市场整体资金面出现变化,此前房地产市场主要依赖超发货币的支撑,一旦资金收紧,房地产价格的涨幅就会被抑制,相应的土地溢价率也会受到影响。
在此背景下,全国范围内主要城市溢价率出现下调趋势。
6月,全国40个大中城市居住用地楼面地价为3039元/平方米,环比5月下降12%。全国40个大中城市居住用地平均溢价率22%,较5月下降8个百分点。其中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平均溢价率分别为22%、16%、28%,环比5月分别下降了17、2、17个百分点。
“和去年同期相比,目前成交的土地溢价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是从成交的价格看,今年挂牌的土地底价较去年有所提高,而政策对房价市场的打压,传导到土地市场,促使房企冷静对待,而不会像往常以较高的价格获得土地,如此一来,必然导致溢价率下降。”张大伟说。
这种说法得到了市场的检验。
刚刚在土地市场斩获两块土地的北京某房地产公司副总表示,从近期成交的一些地块看,动辄20亿~30亿元的成交价格,折合楼面价格平均也达到了2万元以上每平方米,整体看现在房企拿地的成本较高。“不过,对于一些优质地块,基本上大家都会押宝,还是期待政策会放松,能以合适的价格入市,提高利润空间。”
在此背景下,可以预测,一旦房企的利润被挤压,后期势必会采取控制成本,从而谨慎的拿地策略。
并购潮或现从疯狂到谨慎,房企在土地市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2013年年内,十大标杆房企共计斥资1214.55亿元购地,同比大幅增长。以北京为例,房企对北京土地市场的贡献更是刷新历史。今年上半年,北京土地出让收入为629.75亿元,接近2012年全年土地出让金的647.92亿元的水平。
不过,这种高增长背后是房企逐渐凸显的并购潮。
仅3月26日~30日,通过上市公司公告的项目并购案例就有4个,而同期却鲜有通过土地公开市场新增土地储备的公告。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房地产调控持续、地价攀高,地产行业生态已经发生重大改变,对产品定位的精准度及融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资金补给不畅的房产企业、“玩票”进入的实体企业只能选择退守或退出,品牌实力房企则逆势攻城略地。
以远洋地产为例,截至2012年底,公司完成286.6亿元的营业额,同比大幅上涨44%;毛利达到76.99亿元,同比上升23%,对远洋来说,充足的现金流似乎足可以支撑其在土地市场的“攻城略地”。
但事实并非如此,从两年前拿下地王项目后,远洋最近两年在土地市场鲜有作为。
对此,记者了解到远洋地王地块曾掣肘公司利润,“高地价”耗费了远洋的大量精力,并一度影响产业布局战略,如今远洋在拿地方面冷静了许多。“目前拿地政策必须要符合公司的投资标准,坚持单个项目规模适度,要把资源配给有能力的本土化团队,否则不会轻易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土地。”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目前远洋地产持有现金超过100亿元,在等待合适的市场机会买地或并购。
远洋土地市场的策略显示,未来远洋土地策略将倾向于合作、并购的方式,“通过合作、并购的方式获得土地,一方面可以减少成本投入,一方面拿地成本转嫁到房价造成的库存风险也会分流,在当前宏观环境下,远洋将坚持稳健的投资策略。”前述人士表示。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其他房企的认同。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也表示,与土地公开市场相比,目前通过并购取得项目的机会更多一些。“此前,融创收购的丰盛皇朝项目,当时折合单价不到2万元/平方米,目前该项目在售的公寓售价已经达到6万元/平方米。”在他看来,避开当下土地成本趋高的现状,选择收购已有项目,最终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将会是房企拿地策略上的一个转变。
克而瑞的研究报告认为,龙头企业转变发展思路,以合作模式、收购手段谋求扩大市场份额,由内而发的转型动力,会加速行业变革。“在宏观调控长期伴随下,预计未来企业拿地以理性为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