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太阳能采暖”“碳”索新发展 创新技术分享会在京隆重举办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聚焦“太阳能采暖”“碳”索新发展 创新技术分享会在京隆重举办

提要:4月24日清华大学将喜迎111岁生日,清华能动系也将迎来90周年系庆。在热烈庆祝清华百年校庆之际,由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未来碳中和研究院联合主办,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协办,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普碳中和科技园、清茶会承办的聚焦“太阳能采暖”“碳”索新发展创新技术分享会(清华校庆111周年校外分会场)在天普总部隆重举办。

  4月24日清华大学将喜迎111岁生日,清华能动系也将迎来90周年系庆。在热烈庆祝清华百年校庆之际,由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未来碳中和研究院联合主办,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协办,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普碳中和科技园、清茶会承办的聚焦“太阳能采暖”“碳”索新发展创新技术分享会(清华校庆111周年校外分会场)在天普总部隆重举办。


  分会场清华前辈大咖云集,与会嘉宾约30余位齐聚于天普,共同围绕能源学科和能源行业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结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新发展形势。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指引,更好地推动我国从“能源大市场”转向“能源强市场”,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光热联盟理事长王志峰教授

  会议伊始,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光热联盟理事长王志峰教授向与会嘉宾简单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由于疫情管控的原因,我们在校外举办了这个系庆分会场,一方面控制好参会人数,做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除了我们能动系自身,我们以“聚焦‘太阳能采暖’‘碳’索新发展”,邀请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校友,比如从事金融投资行业、技术行业、教育行业等,目的就在于希望可以借这个机会对接合作机会,把大家好的技术、产业、投资机会联系起来,促进交流合作。

  谈到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王志峰教授分析了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在中国甚至全球都没有针对太阳能采暖的补贴,没有补贴就很难推动发展;另一方面,虽然看起来,相比当前更受资本市场青睐的氢能来说,太阳能采暖产业的成本、投资和市场收益都要小得多,比如氢能现在比太阳能采暖成本更高,投资资本的可能都上千亿的,而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每年大概是200亿,但是太阳能产业的普及度更高,政策和市场的接受度也更高。例如《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明确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其中的集热器设计使用寿命应高于15年,光伏组件设计使用寿命应高于25年。除了在成本和市场方面面临挑战之外,制约太阳能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储能问题,简单来说,如果想要将白天的能量放到晚上用,就必须要储能。但是当前,在储热方面几乎就没有瞄准,如果太阳的热利用脱开的储热的话,还有困难发展,这方面也希望未来能从资本技术、市场政策探讨一下。


  原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党组成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第七,第八届理事长,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席,中国投资协会能投委专家委主席,碳中和五十人论坛联席主席,世界物联网大会执行副主席石定寰

  此次分享会上,作为清华的学长、权威学者和专家,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新能源领域发展的石定寰参事谈到,可再生能源领域,尤其是发电行业在这些年有了很大的长足发展,比如供热系统在提升生活品质、老百姓的供暖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又比如煤改电,在实施过程中成功和不成功都有各种因素在实践,

  那在现行过程中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通过今天热烈的分享会议,我们能够看到未来实现双碳过程中,将会围绕人民生活的供暖供热、包括工业用热方面,通过非化石能源系统的转型升级,是解决我们未来能源发展问题的重要层面。

  目前,我们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及系统的综合能力、经济性和满足实际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而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际角度,尤其是俄乌战争以来,天然气国际价格的飙升,会影响到整个中国天然气的供应。所以将来用可再生非化石能源来解决好新的能源系统当中的供热制冷等问题,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今天,大家从各自的角度都提出了很好的宝贵意见,这是作为我们下一步推动这个领域创新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我们过去可能有关注,但关注度还不够,国家政府政策层面支持也不够。所以通过分享会,可以进一步明确方向,激发我们有关机构更多的在这方面开展工作。无论从创新的角度、产业化的角度、研究宏观政策角度等多方面,希望未来能够加强这方面工作。

  同时,我们也希望天普、未来碳中和研究院更好地总结、梳理我们这几年来在这个供热系统上、用非化石能源供热制冷系统上,所取得得这些成果、好的实践案例、成功经验,包括技术、经济性、操作性上、实用性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归纳总结梳理,明确未来的创新方向。通过未来碳中和研究院这样的机构,更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合作、加强创新,需要地更好动员高校、研究所、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更多的创新成果转化,也希望未来碳中和研究院在这方面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区域内做出一些示范项目


清华大学教授,能源与动力系副主任史翊翔

  会上,清华大学教授,能源与动力系副主任史翊翔表示,非常感谢天普组织这次温馨的校友聚会,汇聚在这里探讨未来在能源方面的发展。

  清华大学能源动力与工程系1932年建系,一直围绕着清洁能源、先进动力,及能源战略方面开展大量的工作。

  能动系在国家建设过程中贡献着力量,伴随着国家的成长,到今年为止,1932年建系到现在90周年,正在举全系之力在思考未来一些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总结的过程中,尤其是进行参与系庆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在于过去在传统能源中工作比重非常之大,尽管我们一直努力在做新的能源,但是我们整体做新的太阳能、风能、氢能、储能,地热能这几个大的可再生能源板块,整体上比例偏低,所以在这里也是特别希望通过这样的研讨,能够让我们也更加聚焦未来的发展,也特别欢迎各位系友和校友,还有我们的学长们能够给我们建言献策,提供宝贵的发展的规划和建议。

  由于在90年这样的一个历史进程中,对于一个人来说,那是一个非常漫长漫长的时段,但是对于一个院系是多代人的不懈努力,一代又一代传承。我们认为我们很年轻,而且正是国家在双碳形势下重大战略需求,是我们逐步可以走上舞台中央的一次重大战略契机。

  因此再次感谢今天的这样一个平台,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建立我们合作的纽带,在天普和清华大学的合作中,希望能有我们的声音存在,在各位学长回馈母校,与母校共同成长过程中,也希望能够更加关注原来的热能系,现在的能动系,让我们共同为双碳大的战略增强国力,做出一点点的贡献。


未来碳中和研究院执行院长李仁星

  未来碳中和研究院执行院长李仁星表示,他们将推动创新理念和机制,努力打造服务国家发展新格局的新型战略平台。从能源革命、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三个方向促进绿色转型。技术进步将是碳中和的核心驱动力。发挥未来碳中和研究院能源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聚焦碳中和领域的政策、技术、产品等开展研究,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围绕“碳中和”开展有组织、有规划科研攻关,促进碳中和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企业创新找到技术突破口,为各级政府提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路径管理咨询,帮助各大单位节能减排低碳转型提供解决方案,促进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未来碳中和研究院将遵循碳排放趋势与现有技术成熟度,在达峰期,将集中于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并推动零碳技术、负碳技术进一步发展;在平台期和下降期,碳排放量显著下降,零碳技术将实现规模化应用,而负碳技术将广泛示范;在中和期,我国将实现低碳转型,而零碳、负碳技术将进一步推广应用。从“碳达峰”过渡至“碳中和”,“节能减排”类技术的贡献将逐渐变小,而通过“生态碳汇”、“工程封存”等技术来降低自然界“不得不排放的CO2”将成为关键开展目前的研发热点。以支撑“碳中和”愿景的实现,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


  2022年,是清华新百年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清华大学行业权威专家荟聚天普,共同探讨碳中和发展之路,与会嘉宾心怀“国之大事”,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碳中和目标实践作为强大动力,永葆“清”之纯洁、“华”之茂盛,乘势而上,开创欣欣向荣的美好明天。

新浪地产
关键词:

天普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天普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