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地产

朗诗集团谢远建:数字化让住宅更为精准 “双碳要求”让行业回归本质

新浪地产

  10月21日,由金螳螂集团主办、金螳螂·趣加承办的第二届房地产数字化与产品力论坛在苏州柏悦酒店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数字时代,品智引擎”为主题,中国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陈宜明、住建部科技与信息化发展中心处长刘美霞以及万科、融创、旭辉、金地、联发、金茂、华发、阳光城、远洋、新城、朗诗、金辉等房地产企业领导和业内专家共计100余位嘉宾齐聚金鸡湖畔。

  在会议期间,新浪地产采访了朗诗控股朗绿建筑科技执行董事CTO谢远建先生,听他聊一聊在绿色住宅领域一直走在前列的朗诗地产,如何看待地产的数字化转型、如何看待碳中和。

  新浪地产:朗诗一直以绿色住宅作为标签,数字化建造技术,对于绿色住宅来说有多重要?又如何来支持住宅的产品力?

  谢远建:绿色住宅在消费者的视角中,更多地是与他们相关的健康、舒适。其背后蕴含的,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让住宅内众多的场景能够实现健康舒适。因此会涉及到温度、湿度、风量、声音等许多环境控制技术。这众多的环境控制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会呈现出有显著区别的细节;住宅中人的差异、家庭结构的变化也会进一步增加这些细节的差异。因此,这些环境控制技术更需要一个智能控制的平台,尤其是一个云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稳定、可靠、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健康舒适的环境。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数字科技对居住消费的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浪地产:碳中和是未来10年地产绕不开的话题,朗诗对于住宅的碳中和有哪些提前布局?

  谢远建:朗诗在绿色住宅邻域,有自己的云平台。正在为朗诗的住宅、长租公寓、养老等全系列业态提供绿色科技的支撑。其中有朗诗自己开发的住宅项目,也有与青山资本合作的城市更新项目,还包括共建领域朗诗建造的酒店、学校、医疗、养老等等绿色科技的运用场景。

  那么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建筑占到全球碳排放的20%左右,是一个非常巨大、关键的领域。目前比较紧迫的,就是通过各种绿色科技,让我们的建筑行业在2030年碳达峰之际,使得我们达到的峰值更低。为2060年实现碳中和留下一个更容易达到的目标、打下一个更好的基础。在其中,建筑本身的能耗效率就是一个关键指标。一个超低能耗建筑,为其中设备和产品的高效率运行提供了一个基础,也为建筑最终实现超低能耗甚至“被动式”提供了门槛。在这样本身就高效能的建筑中再运用绿色节能的设备和技术,就能够获得“1+1>2”的效果,比如暖通空调中,变频技术就比定频技术更节能。包括技术更为先进的磁悬浮冷机等。不过哪怕有这些低能耗的设备和技术,如果没有智能控制的平台,还是会存在浪费。比如住宅内没有人,但是这些设备还在持续运作,这些场景就无法完美地进行匹配。这些细节,就是我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挥的空间。智慧地杜绝掉缺少高科技手段产生的浪费,让我们对场景环境的控制更加细致准确,也是高效的一直表现。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技术,例如地源热泵技术、光伏发电等。结合如今逐渐变得更可靠的储能技术,就能够建立为住宅社区服务的“微电网”。让可再生能源技术产生的电力在“微电网”内高效运转,也会比传统电网的长距离传输更高效、更节能。这一系列技术就是我们朗诗地产之前做过、正在尝试、以及未来想要探索的绿色住宅科技。

  新浪地产:近两年,房地产行业受到了“三道红线”、“金融收紧”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些波动。您觉得未来碳排放是否会成为“第四道红线”,来倒逼房企在碳排放领域的研发和投入?

  谢远建:近两年房地产行业遭遇波动,说明行业内的确存在问题,一些头部企业都出现了“暴雷”等风波,也绝对不是“一日之寒”。用人来比喻的话就是生了一场大病,现有的“三道红线”相当于是医生给出的药方医嘱。这种危机的爆发其实也未尝不是好事,它让我们所有从业者都深刻地明白,房地产行业以往那种依靠高周转实现的“拿地竞赛”、“金融游戏”无法持续,市场终将回归理性。就像中央反复强调的“房住不炒”,房子的居住属性是一定要回归的。如何将住宅打造成一个好产品,让购房者住得幸福美满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购房者的需求也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不断改变,从以往的“有和无”开始转向对住宅品质的需求。因此房地产行业经过这一次洗礼,更应该明确自己应该前进的轨道,踏踏实实地将住宅做成好产品,提升住宅的产品力。因此,我们朗诗判断房地产行业一定会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这种健康自然包含消费者对舒适环境的需求,也包含人类社会对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但是这次,行业内都清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一定会未雨绸缪。我们也相信碳排放不会成为“第四道红线”,再次对行业带来这样剧烈的影响。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热门新闻
    优采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