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石材产业发展浅谈
来源:海丝智造
作者:林婉华 戴佳滨
水头的石材,也是世界的石材,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的石材产业享誉全球。根据最新的企业注册登记数据(不包括外资),南安石材企业 2358 家,雇佣从业人员 20727 人,注册资本达到了 300 多亿元,其中,水头企业数达到了 1247 家,雇佣总人数近万人,注册资本近 200 亿元,东升、康利、环球等知名石材企业云集于此。
水头石材的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石材加工工艺先进,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供应链也逐步完善,在全球率先从初期的单一石材产品加工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为集科技、信息、智能、文化创意和原生态相融的多元素新兴产业,成功将石材产品升格为一种文化。近 30 年来的快速发展,当前水头石材产业也遭遇到了瓶颈。
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石材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
石材行业作为一大特殊资源高消耗产业,其发展的背后是生态与环境博弈的一场利益战,一方面体现为原材料国内供应不足、国外管理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体现为环保高压下石材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进入阵痛期。此外,全国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使得一些石材产能、平台和市场回归水头,这对水头石材行业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许多小型石材企业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在环境自查与监管方面投入不足,生产工艺模式单一,粗放发展,原材料浪费严重,难以适应现代低碳绿色经济的发展,制约石材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直接导致产业发展受到国家产业政策限制。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我国天然花岗石、大理石及人造石建筑板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显示,2015 年天然石材合格率为 81.8%,在建材产品中处于中等水平。水头石材作为全国石材产品的领头羊,整体质量水平尚可,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不够深入,仍有部分中小型石材企业不重视产品质量,从业人员产品标准理解较浅,石材深加工水平差,企业科技投入与创新能力不足,注重产品销售而轻视企业管理,品牌意识淡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发展思路
产品技术创新
企业应加强内力修炼,通过行业技术创新升级产品及工艺,开展重点工艺研发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工艺技术,通过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抢占高端石材市场,增强自身品牌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通过智能化加工技术,开拓多样拼接工艺,发展石材异类产品及多功能产品,如石材复合板、超薄复合板、人造石材等。
质量品牌建设
企业应严格执行石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加工,重视产品质量,并将国际市场准入标准要求纳入企业生产加工长远发展议程,通过开展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国际采标认证,执行各国认可的产品标准与标识,打入国际市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应提高质量监管力度,提升执法效率,营造良好的监管环境。鼓励石材企业通过正当竞争维护品牌形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抵制恶性价格竞争,保护名优产品,维护市场秩序。
环境保护
石材产业的发展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石材行业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开采技术、加工设备,积极促进石材加工企业的升级改造,优化石材行业产业结构,杜绝无序无证开采,让产业发展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石材企业要落实主题责任,按照《石材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加大环境环保管理,实现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积极改善生产环境及设施条件,履行清洁生产及环保认证职责,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车间粉尘排放浓度。
质量检测能力建设
专业的质量检测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投入多且检验人才培育周期长,大部分企业难以负担,与之相对的是众多企业检测手段薄弱、原材料采购和加工质量控制不达标,成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不强。
2013 年 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国家石材建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筹建地址位于福建省南安市,预计 2019 年将完成实验室三合一资质认定,并通过国家总局验收,该中心未来可能还将承担国家、省级、市级监督抽查任务。该中心建成以后,确实可以更好地服务水头及周边石材产业集群,提供质量检测服务,缩短检测成本与周期,发挥检测平台的作用,帮扶企业突破质量壁垒。此外,我们还提倡水头石材企业能够实现有偿的质量检测实验室共享,提高质量检测设备的使用效率。
在供给侧改革的助推下,水头石材产业要坚持产品技术创新,加大质量品牌建设,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培育质检机构,应用石材金融和产业基金,将有助于实现产业发展的提质增效,满足全球消费者高品质、多元化的产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