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煤改气:百分之九十陶企完成改造 气价下调15%
(来源:陶瓷信息-公众号)
2018年,面对市场低迷与环保从严的双重压力,陶瓷企业如何在环保与企业效益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这是当下整个陶瓷行业面对的共性问题。
作为东北地区最重要的陶瓷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法库陶瓷产业园区主动求新求变,摆脱“环保包袱”的传统思维,以环保作为推动园区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加速产业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助推园区企业绿色发展。
35家陶企完成改造,气价下调15%
截至目前,法库陶瓷产业集群40余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及200余家配套企业在生产环节,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4月1日起,法库陶瓷产业园区所有新建及开复工项目均以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生产用能源。
目前,园区4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中35家企业已经完成天然气管网改造工程,剩余企业也正陆续改造中。沈法燃气已与32家陶瓷生产企业签订了供气合同,奥德燃气已与35家企业(部分生产企业及配套企业)签订了供气合同,另有5家企业已达成供气合作意向,待签订供气合同。
另据了解,随着北方冬季采暖期结束,从4月1日起,法库产区陶瓷企业生产用天然气价格已由第一季度的2.35元下调整至目前的2元。
目前,法库产区开工厂家及生产线已过半数,但受天气条件不稳定以及销售形势以及首次使用天然气生产,生产模式不熟悉影响,其他厂家及部分生产线根据实际情况也将陆续开工。
变废为宝 发展循环经济
据了解,法库产区经过15年发展,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已达43家,相关配套企业近200户,每年产生的陶瓷碎片、陶瓷白泥浆、陶瓷碎片角磨废粉等大量陶瓷废料。因为陶瓷废料无法降解,企业只能进行掩埋处理,不算排放费用,光是人工和运费的成本就已令企业难以承受。如何处理这些陶瓷废料?法库县把目光瞄向了发展循环化经济,引进绿色环保企业,尝试以全新办法处理陶瓷废料。
在沈阳晟和景观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生产各种“环保砖”。“这些环保砖是利用陶瓷废料制成,年利用总量可达30万吨。经质检部门鉴定,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公司总经理唐艳生介绍,企业生产的环保砖主要原料是陶瓷碎片,再配以炉灰渣、水泥、白粉或白泥浆制成,因其原料中含有陶瓷,大大提高了砖的强度和品质。
而依托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大研发能力,利永盛发泡陶瓷项目也已经投产运营。据企业负责人许壮志介绍,发泡陶瓷先是回收工业固废,按照一定的比列配比混料,放入喂料机球磨之后进入泥浆池,经过喷雾干燥塔制成颗粒,进入粉料仓,接着中转料筒干铺,再经由隧道式干燥并烧成,最后切割烘干,最后包装入库,产品中工业固废原料比例超过80%。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等,目前利永盛生产线利用陶瓷废料年生产发泡陶瓷产品近6万立方米。
据了解,2017年,法库产区年循环利用各类陶瓷废料达120万吨,预计到2018年末,这一数字有望达到150万吨。在陶瓷废料回收再利用方面,法库产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5亿元投入 铁腕保环境
陶瓷产业在法库发展15年,应该说具备了一定规模和体量,发展壮大的同时,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应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企业过去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导致环境污染是其中最为迫切的一个。法库县委、县政府以及产业园区历来高度重视陶瓷生产带来的污染问题,尤其是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后,法库县更是拿出了断臂求生的勇气和决心治理陶瓷污染,先后关停了17家小散乱污企业,取缔园区93台1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政府以及生产企业用于陶瓷产业环保改造的资金投入已达5亿元。
另据了解,陶瓷生产可能造成的水体污染,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目前陶瓷生产所产生的废水主要有三大类,一是煤气发生炉作业时产生的含酚废水。这部分废水,集中储存运输到天源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处理后再回用企业。“今年根据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对原有处理工艺又进行了修改完善,确保处理达标后再回用陶瓷企业。目前园区年产生的含酚废水约6万吨,天源污水处理厂年处理能力13.5万吨,现有产能能够满足园区企业处置需要。法库县生态环境负责人朱晨阳表示。
针对陶瓷制品磨边和刷罐产生的废水这块。目前园区内各生产企业均建有循环池,这部分废水在经过沉淀等必要处理后,不外排,企业可直接循环使用。
针对园区企业日产生约1000吨的的生活污水,朱晨阳坦言,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园区生活污水这块没有并入到城市污水管网体系当中,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区组织完成了《法库经济开发区排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法库经济开发区中水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论证工作,现正抓紧立项;二是责令企业将生活污水排污口彻底堵死,决不允许直排,积极协调污水处理厂,组织运力,运输过去后排入县污水处理厂集中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