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房子的生活意见 从组织展出"装配式绿色精装建筑模块"谈起
一栋房子的生活意见
——从组织展出“装配式绿色精装建筑模块”谈起
江苏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黄莉新参观联盟展位
九月到十月,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各种展览大咖云集,关于房子的话题不在少数。而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9月底在镇江,也用一栋房子,发布了整个产业链关于创新驱动改变城市生活的新意见。
这栋“装配式绿色精装建筑模块”只有60平米,但却将绿色建造产业链上最具有活跃“因子”集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个更低碳、绿色,更节能、环保,更安全、便捷建设样板。用一栋房子来表达生活的期望。让人们在低碳、生态的城市发展中,遇见绿色、遇见科技、遇见爱,真切的体会到党和国家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驱动过程中,给百姓生活带来的改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作为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场所,建筑业正在向装配式结构体系转型,带动了BIM技术、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工程总承包以及绿色建材创新应用的快速发展。这一切也体现了建筑行业、建材工业五年来供给侧改革的成就。
2017,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作为低碳大会战略合作伙伴,牵头组织联盟会员企业,在展会上盖起一栋60平米的“装配式绿色精装建筑模块”。作为特殊的展品,以体验参观,来推动装配式建造技术、绿色建材创新应用。同时也试图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生产组织过程的创新研究,更好的在新市场要求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结构的装配式”向“建筑的整体装配式”发展需要材料企业更多参与
在过去的五年,建筑业改革一直在技术创新驱动下沿着两条路线展开:一是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二是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专家认为,新时期,基于现浇结构体系的建筑业发展模式“边际效应”递减,弊端逐步显现。与之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工期短、易标准化、精度高、绿色节能和节省人力成本等优点,对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工业化正在让建筑行业走向全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此发展模式下,建材工业绿色化、部品化、装配化是满足市场需求的根本方向。
建材企业如何更好的融入到建筑工业化发展之中呢?如何与整个建筑生产共同构建一个有机的链条,使得国家大力推动的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更便捷、更集约,使得建筑使用过程中更节能、更环保、更安全?
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联盟组织了以北京万同绿色工程技术研究院为统筹的,二十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了一个课题,从设计端入手,贯穿整个建造过程,每个环节的材料应用怎么高效组织在一起。首度为低碳城市生活打造绿色建设样板,也首度现场呈现设计,集成,建造,生活,运维,拆除全过程绿色化实践。
20日钢结构进场、21日PC墙板、预制楼板开始安装、22日、23日外墙装饰保温完成、内部装修完成、光伏屋顶安装完成。
四天的时间,从无到有,一栋60平米精装修房子被制造出来。
传统砖混结构,60平米建造过程大概需要50天左右;我们现在60平米家庭装修,简单弄弄,也要耗去十天半个月的时光;在低碳大会上要展出的这个房子,4天时间从建设到精装完成,不仅建造过程低碳减排,而且时间就是金钱,节约了时间,自然也是节约了不菲的成本啊!
这是一栋以装配式建筑价值为导向,融合了预制钢结构(PS)和预制混凝土(PC),包含PEC剪力墙结构、钢筋桁架PC叠合楼板、装配式内装等产品与技术的“集成建筑”。也是首次由多家建材生产企业与建筑单位、设计单位联合从“结构的装配式”向“建筑的整体装配式”技术升级的探索。
装配式建筑建造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相关单位和企业参与装配式建筑产业的热情日渐高涨,行业规模也在逐年提升。但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不同于传统的现浇建筑,对业主、设计单位、生产工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的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联盟在镇江国际低碳大会上展出的“装配式绿色精装建筑模块”为例,万同绿色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宁提到了“全新的组织生产过程”。
在她看来,融合了预制钢结构(PS)和预制混凝土(PC),包含PEC剪力墙结构、钢筋桁架PC叠合楼板、装配式内装等产品与技术的“集成建筑”研发日益被重视。从粗放式、高能耗的传统建筑的建造模式向更加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建造模式转型过程中,建筑业全过程的精细化供应链管理模式正在形成。设计、生产、建造、运维等要依靠信息化技术手段有机的形成供应链上的管理要素。现在发展装配式建筑,降低综合成本不是单纯的将预制工厂全面铺开,还需要研究和推动可满足装配式建筑市场需求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与管理技术。并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优化建筑生产全过程,以科学化、信息化、集约化管理的方式降低建造成本,满足市场需求。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根据国家要求,发展装配式建筑同样需要建设多方面的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融合创新才能打造完善的装配式建筑产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