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清洁取暖拟12城市试点 电热地膜已整装待发
近日,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对2017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下称《公示通知》),公示了拟纳入2017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范围的12个城市。这12个城市分别为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衡水、太原、济南、郑州、开封、鹤壁、新乡。
采暖季将近
北方12城采暖模式变革
《公示通知》称,在监督机关的现场监督下,从专家库中抽取8名专家组成评审团,在监督机关和各答辩城市观察员全程监督下对相关城市进行了答辩评审,并当场公布了评选结果。
此次公示的12个城市全部属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上的“2+26”城市。上述拟作为试点的衡水、石家庄、保定、唐山、郑州、济南和太原恰好也上榜环保部最近公布的《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10个城市名单。
而近年来,按照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多地政府开始对集中供暖进行了总量控制,特别是受雾霾天气影响和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各地大力鼓励和扶持分户计量采暖方式,清洁的电热地膜得到了迅猛发展。当然,这主要归功于电热地膜的诸多优势,在即将到来的采暖季,这12城的采暖结构也将有相应的变革。
三年219亿奖补资金
电热地膜紧抓供给侧
5月16日,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工作通知》),提出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试点城市的选择标准为:“重点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优先支持工作基础好、资金落实到位、计划目标明确、工作机制创新较为突出的城市。”
根据《工作通知》,试点示范期为三年,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标准根据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安排10亿元,省会城市每年安排7亿元,地级城市每年安排5亿元。这意味着,12个试点城市确定后,中央财政每年将为此支付73亿元,三年共计219亿。
此次中央财政资金将在试点城市重点投资两个方面,即“热源侧”和“用户侧”,一方面是加快热源端清洁化改造,重点围绕解决散煤燃烧问题,按照“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原则,推进燃煤供暖设施清洁化改造,推广热泵、燃气锅炉、电锅炉、分散式电(如电热地膜)、分散式燃气等取暖,因地制宜推广地热能、空气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多能互补应用的新型取暖模式;另一方面是推进用户端建筑能效提升,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PPP模式为行业开辟新路
电热地膜行业已整装待发
除政府财政支持外,试点城市还将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资金投入。但是目前来看,具体的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措施尚未出台。 业内人士认为,成功引入社会资本是实现清洁供暖的必要措施,不仅可以避免出现社会资本无法进入的垄断现象,也可以为政府财政分担压力,提升清洁供暖服务质量。
上述人士同时表示,PPP存在管理难、落地难、融资难等问题,这与参与主体热度不均、缺乏系统配套支撑密不可分。对此,专家建议,考虑到大多数PPP项目周期长,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参与。
从当下国家相关产业的企业混改,以及大市场对民资的开发形态的角度来看,未来,在采暖方面,能够提前布局PPP的采暖系统供应商、运营商将会得到更大的利好,而我们本文所述的电热地膜行业的领先企业也极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市场认可。
政策在利好、市场在扩张、规则在完善、企业在准备,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电热地膜行业即刻会成为采暖行业的重头戏粉墨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