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不能止于设计_新浪地产网

绿色建筑不能止于设计

提要: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从2005年我国设立“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到2008年4月开始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再到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绿色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绿色理念“纸上谈兵”、绿色技术难以落地等问题,亟待解决。

  绿色建筑发展任重道远

  绿色建筑有一个很重要的时限前提,即:“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但是,我国的绿色建筑标识分为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设计标识是由标识主管部门对项目的设计资料进行审查,对符合要求的项目颁发设计标识证书。运行标识是在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1年以上,由专家现场查验且项目各项运行指标和数据符合绿色建筑要求后予以颁发。从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来看,只有获得运行标识才算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以江苏省为例,2016年底,共有1394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其中设计标识1341个、占比96.2%,建筑面积约13769万平方米、面积占比约94.9%;运行标识53个、占比3.8%,建筑面积约738万平方米、面积占比5.1%。花桥国际商务城是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的排头兵,既是江苏省的绿色建筑示范区,也是国家级绿色建筑创建区。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整个花桥国际商务城有85个绿色建筑项目,其中设计标识项目81个、占比95.29%,运行标识项目只有4个、占比4.71%;获得设计标识的建筑总面积约800万平方米、占比95.12%,获得运行标识的建筑总面积约42万平方米、占比只有4.88%。由以上数据可见,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的数量与设计标识项目的数量差距很大,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让绿色技术最终落地,依旧任重道远。

  绿色建筑缘何多停留在设计阶段

  之所以出现绿色建筑多停留在设计阶段、运行标识项目的数量不多等问题,与绿色建筑设计脱离传统设计流程、绿色建筑仅限于设计图纸、物业管理技术水平落后等有着重要关系。

  从方案设计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是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流程。建造真正的绿色建筑,必须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就贯彻绿色建筑的理念,按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设计。但现实却是绿色建筑设计脱离于方案设计,往往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才考虑绿色建筑的要求,就像“打补丁”一样将绿色建筑的要求强加到已完成的施工图上,这必然导致难以做出真正的绿色建筑。

  此外,有的项目,为获得绿色建筑标识,专门做一套图纸应付审查;有的项目,施工阶段随意变更设计方案中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不按图纸和绿色建筑标准施工,这样的建筑即使获得设计标识,也必定无法获评运行标识。还有的项目,虽然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和要求已将前期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都落实到位,但是由于建管分离,最后却因物业公司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落后,导致先进的绿色技术和设备因物业不会用、不愿用而“晒太阳”。

  三措施确保绿色技术落地

  解决当前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难题,应从流程优化、技术提升、体制保障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优化流程,将绿色理念融入传统设计。在传统的设计流程中融入绿色建筑理念,在方案设计阶段就介入,提出绿色建筑的要求和标准,并通过模拟分析对项目方案进行优化。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将绿色建筑的要求与设计单位交底。

  其次,要提升技术,发展“绿色建筑+”,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向深层次发展。“绿色建筑+”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方向,将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等技术融合起来,通过云平台对绿色建筑项目予以监管,并通过APP终端将项目的运行情况实时分享给业主,由业主对物业管理单位进行监督。

  最后,要建立绿色建筑发展保障体制。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设计标识主要包括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以及室内环境质量五部分内容,如果能将施工管理环节的要求也加进去,在项目竣工后再去进行绿色建筑标识的评审,就能有效保证前期设计的绿色技术和措施最终落地。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绿色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绿色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绿色建筑不能止于设计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