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愉快的转让 几个月前誓死抢下的地王们_新浪地产网

大家都在愉快的转让 几个月前誓死抢下的地王们

  上海已经有一阵子没有土地出让了,但是这个池子好像也不是很太平。

  今年静安那11万方的住宅地块,被融信轰轰烈烈的用110.1亿元拿下来,一举成为全国地王,融信瞬间刷了我们的朋友圈,最近融信也不知为何出让了49%的股权给了万科,从此地块进入联合开发模式。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海土地房企拿了后内心有了波动事件,而且卢俊稍微整理了一下,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多的惊人:

  景瑞出售上海虹口项目予恒大 交易代价11.57亿,这块只有2万方的小地,当年景瑞刚刚用了6亿元拿下;

  保利一路血战54.5亿周浦拿地,但是血战后的第一个动作是找来了首创,一人一半平分地块一起开发;

  建发41.98亿拿下嘉定新城地王,曾对外放话未来售价6万/平,但之后马上联系上了金茂,现在这块地即将由金茂操盘;

  新江湾那块地王,信达和泰禾最后两个连环举牌,把楼板价一路攀升,但是土地成交之后没多久,两家人就决定合作联合操盘这个项目,不久之后泰禾院子即将和大家见面;

  首创2.5亿元入股中粮地产上海浦东新场项目,持股50%,这也是一块据说保本价要6万的项目;

  当然,今年上海的单价地王也不能逃脱这样的命运,新城志在打造真正高端项目,所以一举拿下今年上海的单价地王,但是据说落槌后的第一分钟,就走到金茂代表方那里,聊聊是否有合作的可能。现在这个项目,据说售楼处就要放在金茂府里了。

  这是我知道的一些信息,背后其他一些股权合作的动作案例就更多了,举不胜举。

  对于这样的情况,可能不少朋友都有一些分析:

  比如,你可能会说:

  今年是行业融资环境历史上最宽松的一年,几乎所有开发商都可以没有风险没有多大代价就可以借到很多钱,而借到钱后想办法花出去这个是潜意识的行为;然后遇到下半年银根收紧,不让房企借钱拿地然后断了他们借钱的途径,所以面对周转有问题的时候他们就拿出自己的土地和别人合作。

  比如,你也可能会说:

  今年的上海市场空前的好,所有的项目都卖出了之前不敢想的价格,潜意识里提升了开发商的预期,到了下半年市场宏观调控,贷款政策升级,让开发商感受到了明年的风险,面对风险的时候企业选择平摊风险也是应该有的行为。

  当然,你也可以说:

  要往好的地方想,两家人合作共赢,取长补短,联合开发出更加好的产品,满足当下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当然,说这个观点的一般都是已经这么做的内部人员啊。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论什么分析,有一个逻辑一定都不会错,就是大量的开发商在当初拿地的时候,拿了自己都不会很愉悦的一块土地,哪怕最后拼尽全力的拿了下来,但是内心依然有着各种怀疑和惴惴不安。

  而当整体市场不好了,外部给到一定的压力,那么这个时候拿出来和大家联合开发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所以可以确定的是,今年上海的土地市场一定是虚高的,所有开发商因为各种热情冲昏了头脑,一个个拿下来当初自己都不可接受的高单价地块。

  这会成为未来一个个潜伏的炸弹。因为这些地块需要一个一个变成房子并且实现成交,销售一个解除一个、销售一个解除一个,如果万一有一个引爆,那么他在上海业内引起的影响力将不亚于最近这一次的宏观调控。

  这是市场埋下的X因素,2017年这一整年都会惴惴不安。

  但是另外一方面不知道各位发现了没有?

  就是虽然这些土地项目单价都虚高,但是奇怪的一点就是:永远有人接盘。只要你拿下了土地,不论单价是否合理,总会有人愿意和你合作。

  不论是泰禾这样的小股操盘的模式,还是万科这种掏钱平分江山的模式,总是有继任者过来说:不要怕,没事的,有我在。

  这又是一个什么现象?

  可能是觉得,土地日益稀缺的当下,拥有一块地,不论合不合理,它本身就是一个筹码,具备和别人谈判的资格,倚天屠龙刀只要不出鞘就可以呼唤武林,因为江湖上有大量关于这把刀的传说。

  可能是觉得,现在的市场是周期性调控,每三年有一轮低谷,但每三年也会有一轮高峰,这轮高峰和你有没有关系,就在于你有没有在从事房地产行业,换句话说就是你手头还有没有土地。

  更加有可能觉得,只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人抢的一定是好东西,越限制的东西就越说明这样的重要性,中国人,所有厚黑学都玩的一溜一溜的。

  这可能就是中国房地产的现状。

  一线城市,所有人都觉得现在的房地产市场风险已经很大了,大到自己都看不到未来,看不懂行情。但是纠结的是,这个风险大归大,看不懂归看不懂,但是我同样看不懂的是这个所谓泡沫会不会破,到底什么时候破。

  某种程度上,现在的土地市场就和房价很像:所有人都觉得现在泡沫很大,但是这个市场依然能够承载这样的泡沫,而且好像还可以承载更多。

  那么对于你来说,你接不接受这个泡沫?

  不管你是否接受,但是如果你看不懂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放弃了这个行业,那么某种程度上就等于自己失业,与其如此不如一搏。

  过去的历史已经说明了一切,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看看房地产前十的排名,几乎都是胆子贼大的,在中国做房地产因为激进而死的貌似只有当年的孙宏斌,99%的激进都在过去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更加搞笑的是,因为激进而沉沦的孙宏斌出来之后采取了更加激进的模式,可以见得这一招在中国大地上是多么的适用。

  在某一次饭局上,我和一位地产老板吃饭,喝开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不用考虑风险,考虑了也没用,房地产的风险是国家考虑的,我们只考虑赚钱,想太多就是把自己吓死。

  当时我呵呵一笑,但是确实找不到更好的话语来反驳他。

  其实想想也是如此,关注我时间久的朋友可能知道,我过去几乎每个月的月底都会写一份市场月总结文字,但是这件事我已经很久没做了,对于未来越来越看不懂,也不知道怎么预测。

  朋友说过一句话很在理:一只不会走的钟一天也会正确两次,更何况是预测房价。

  预测房价走势如何以及当下的我们到底如何抉择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于房企来说,拼命的做大大部分时候是为了保证3年之后依然可以存活在这个行业里。

  而对于我们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学会如何自救,不论是买下十套房子防身或者鄙视房产愤然转身,关键是在山雨欲来的时候可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点泥。

  还是那句话: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自己,这可能是唯一一个比房子还牢靠的东西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市场动态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市场动态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