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至合肥高铁力争今年全线开工
南昌、武汉、长沙、合肥年底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制度、四省会城市实现城市机动车环保标志互认.今年3月,四省省会共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四届会商会合作协议(南昌行动)》,确立四省会城市新目标。昨日,记者获悉,南昌市政府常务会近日审议通过了《南昌市南昌行动及会商会纪要任务责任分解表》。责任分解表共分为47项合作任务,每一项合作内容明确了牵头单位,年度阶段目标及完成时限,涵盖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协同互补、组织实施等领域的合作事项。预示着四省会合作将进入实质阶段。
【交通互联互通】
南昌至合肥高铁建设力争今年全线开工
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方面,涉及7项合作任务。
其中,加快四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建设长江中游省会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服务信息平台。今年12月前,积极争取国家对四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支持,开展四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
支持长沙、南昌、合肥等内河港口开展江海联运研究,统一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扶持政策。力争龙头港综合码头今年投产试运行。
大力支持南昌至合肥高铁建设,力争今年全线开工。全力支持省铁路建设部门对南昌至武汉客专建设开展前期工作。
推进长江中游省会城市公交一卡通 支持建设南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四大城市组团内的交通一体化建设,并实现城市组团之间的互联互通高效便捷。推进长江中游省会城市公交一卡通工程建设。今年完成南昌市“十三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和报批工作。
2019年完成建设南昌瑶湖机场 共同争取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列入低空试点范围,开展长江中游省会城市异地值机研究。2017年建成南昌昌北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南昌瑶湖机场,加快南昌航空城南区建设进度,计划2019年完成。
今年建设完成南昌市共同配送公共服务平台
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联通亚欧的国际物流运输大通道,支持长江中游地区中欧班列一体化发展。今年建设完成南昌市共同配送公共服务平台及第四方物流公共交易服务平台。
加大西部天然气引入力度,建设西气东输三线、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等主干管道向长江中游城市群供气支线。
【公共服务共享】
南昌12所义务教育学校与长沙武汉合肥结对 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涉及14项合作任务。
其中,探索创建中部地区全方位教育国际化共享平台,加强四省会城市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合作和应用型教育合作。今年,南昌市安排12所义务教育学校分别与长沙、武汉、合肥各4所优质义务教育学校组建结对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师学生交流互动、优质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多角度的合作交流。支持四城市企业和工业园区在中职学校设立“企业定向班”实行订单式教学,共建校企合作基地。
并搭建科技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平台,推动专家库资源开放共享,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年底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制度 鼓励大型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大型民营医疗机构跨区域布点,开展远程医疗合作跨区域院前急救合作。2017年建设南昌市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至2020年,逐个推进与其他城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对接,实现互联互通。
今年12月前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制度,建立四省会城市医保参保人员信息资源互联共享。
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决策指挥平台和信息监测系统,组建公共卫生应急专家库,推进突发事件水上、陆地、航空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及区域紧急医疗救援联动机制建设。
12月前实现养老保险关系在不同地区合理转移
建立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今年12月前,南昌市将建设10家左右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今年12月前,实现城市群养老保险关系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顺畅接续和合理转移。
今年12月前,建设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联盟,推进四市间检验检测的资源共用共享,结果互认互信。
年底前初步建立道路运输超限超载查处情况相互通报制度 争取年底前推动四市公安指挥中心警务协作机制取得成效,推动警务指挥区域联动化、实战化、一体化,建立健全城市间打击刑事犯罪联合工作机制等。
年底前初步建立道路运输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的相互通报制度,初步建立公路信息交流与合作机制。
实现四省会城市机动车环保标志互认 共同保护好生态环境,年底前在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大框架内初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区域合作制度;构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立环保黑名单信息通报制度;推动四省会城市机动车环保准入统一,共享“黄标车”数据库,实现四省会城市机动车环保标志互认。
此外,建立质量安全监管联防联治机制、推进基础地理测绘信息共建共享等。
【产业互补发展】
今年力争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万辆 在产业发展协同互补方面,涉及17项合作任务。
其中,开展建立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推进南昌市汽车、电子信息和医药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力争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万辆。
年底前在南昌建设国家级的基于5G移动宽带网络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示范试验区,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产业创新平台和未来汽车产业创新密集区。
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服务业集聚区
支持合肥、南昌等城市开展国家服务业试点,共同探索和完善服务业改革机制。年底前起草统一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服务业集聚区工作方案。
鼓励银行业跨区域发展,共同争取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共建大型投融资平台。
发展长江沿线长沙——武汉——合肥——南昌旅游线路
探索推行旅游“一票通” 建立互为旅游目的地客源联动机制,整合发展长江沿线长沙——武汉——合肥——南昌旅游线路,共同打造高铁旅游走廊等精品旅游路线和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探索推行旅游“一票通”,促进形成区域性大型旅游联合体。
2017年底前建立消费维权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共同打造区域性文化创意品牌,引导文化创业产业集群发展,对跨区域投资者,积极协调当地相关部门予以大力支持。
实行统一的市场主体登记准入制度;积极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信用合作示范,实现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和跨地区信用联合奖惩联动;2017年底前建立消费维权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组织开展合作】
力争每年完成1个以上全国有影响的合作项目 不仅如此,在组织实施方面,涉及9项合作任务。包括共同争取国家支持,主动对接和融入国家总体规划,创新四省会城市合作机制等。
据了解,2017年将“会商会”升级为“会商周”,集中一周左右的时间,组织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产业商贸、文化体育、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活动。未来5年,四省会城市合力推进,力争一年完成一个以上全国有影响、有示范意义的合作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