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辉:连贯——项目实践与认知整合
6月9日,以“建筑师的成长:教育与修养”为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分会建筑专业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U7+ Design中青年建筑师设计”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深度”举办。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一室副主任 张振辉
连贯——项目实践与认知整合
以下为现场实录:
张振辉: 首先跟在座的大多数人一样,我是一名建筑师,我在岭南出生长大,在东南大学求学,然后又回到岭南,在华南理工开始我的建筑师的生涯。同时我也是一名公益人,在08年我跟我的伙伴一起,联合创办了公益机构。如果要谈建筑师的成长与修养,我觉得建筑师是充满好奇,乐于探索,热爱生活的人,同时他会把所有生活的体验思考转化为专业设计的能量。
我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还是一系列项目实践中不断的进行认知整合和升级的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这是一个解放中路旧城改造的项目,广州市,是一个回迁房的项目,这是一个老的项目,当时的背景,广州准备10年的亚运会,希望启动老城区的改造,希望有一种新的模式,不用开发商,政府来主导,用适宜的建筑密度,让居民自愿选择是否回迁,要平衡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延续,延续老城的肌理等等。
这是我到设计院工作接收到第一个任务,当时只有九天的时间就要招标。我们就用九天的时间拿下了这个项目,花了一年的时间跟我的小组同事只做这个项目,完成了设计,同时用三年的时间跟进施工,把这个项目做成了。当时尽管时间很紧,但是也进行了现场的踏勘。在中间这张图红色的部分,是跟当时的区的房管局确定的要保留的民国的一些红砖房,是有保留价值的。这是当时十几年前的一个中标的鸟瞰图,可以看到我们在中间的红砖房的周边植入一些新的肌理,激活这个社区的公共设施的核心。回迁房分布在前后两个组团,用岭南的经典的竖状布局,把中部的地块的街巷肌理延续到我们整个新的设计当中去。
在拿下这个项目以后,房管局作为没有房地产运作经验的一个政府机构,马上希望要增加建筑量,住宅量,因为他非常担心经济上的运作没有办法能够返本。我们就把原定的居住地块的建筑高度适当提高,并且在原来的嵌入式的新的肌理增加了一些住宅,在低矮的区域我们顶住了,希望车辆和人行通过一个通透的构架,把保留的建筑向城市做一个呈现。
接下来进行了漫长的户型的探索,政府说这是一个试点的项目,当时带有理想主义的想法,希望把邻里关系能够引入到回迁房的设计。一开始也适应岭南的气候,做了很多外廊内廊的尝试,没有办法通过房管局。后来我们和居民研讨,我们意识到我们针对的不是做一个模式,面向大众,只要寻找到适合的人就可以,面对的就是这群回迁户,他们有他们的很明确的愿望。我们就非常果断的转回来,还是做经典的一体两户,但是也并不是说没有我们专业的追求。首先我们可以看上面的绿色部分,楼梯间的部分,我们把它做成适应南方气候的前后通透,并且结合岭南人喜欢养花养鸟的习惯,空调机位的防止以及玄关的设置,形成前后通透。厨房和厕所作为一个服务最经济最好用的设定了一个最小流畅的使用池,使它成为每一户人的标配。同时在竖状布局的中部有一个小的体块,可以用来调节这个房间是归哪一户或者大小,来调节回迁户需要解决的分配面积的问题。
通过这个策略,我们有了一个基本模式,能够符合各方的诉求,为此设立了一个准绳,可以在非常有机的老城地块铺开。为了充分利用地块,我们对标准的部分进行了很多的变形。在破面上我们想维持老城的街巷的格局,但是不允许,让这个街巷符合我们希望的尺度的限制,充实仍然通过施工图的审查。这样导致户型设计更加复杂,在上面三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户型。我们也通过坡面设计,在非常紧密的广州的老城提供了一些二层的活动平台,建成了以后,受回迁户的欢迎。
通过建筑紧密结合的规划或者城市设计的一种考虑,我们很有层次的区分出要保留的建筑,不能拆的建筑。把这个项目的主体住宅按照居住的规律和规范放入,最后在底层根据原来的街巷,发展出一套步行的以商业门面或者社区服务为主的步行系统,形成了有机更新和延续旧城肌理的一种模式。这张图可以看到新的一个最大的住宅组团,它的主入口和原来保留的建筑巷道都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气流在我们这个区域非常容易贯通,这个项目建成以后,我们去现场感受过,确实有这种通风的效果。
在工艺上主要分成两部分,一层是底层的商业,用了一些格栅钢和木头的材料,有些楼梯像老一辈的岭南的建筑大师致敬,通透的楼梯。在阳台这些细部,都加了一些线角,当时比较廉价,能够出效果的一些工艺引进,因为毕竟是回迁房,不可能投入很大的资金,但是要具备设计的稠密度。刚才说的楼梯间、阳台的设置,也跟紧邻的保留建筑产生了生活场景,我们想追求的邻里生活的场景,在这个环境里面出现了。我们连入户单元的门进行了专门的设计,请厂家进行了定制。
在立面的设计,一方面是遵守竖状布局的原则,也从现场的保留建筑吸取一些广州融汇中原文化、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地方,在民国这个时期凝固下来,我们把小阳台,带有一定装饰感的窗套溶解在新的建筑语汇当中,并且开窗的位置,阳台的位置全部和空调机的摆放,电视摆在哪里,每一户全部划到位以后,再把设计放出去施工。后来回访的结果,居民们起码都非常满意,而且南北对流的一个户型。
在保留文化价值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通透的岭南的感觉,用钢和木头这些材料把它加以转译。另外对建筑的一些开窗,阳台的细部做了很多探讨,用普通的技术,不是用高尖的技术,带来设计的品质感。最后这个项目一期工程建成以后,在略显杂乱的岭南城市,确实显示出一个居住区的某种气质,它跟旁边90年代一块地一栋高层的旧城比较粗暴的改造不同,也跟它后面建国以来建的企业宿舍楼也不一样,但是它跟保留的红砖房不完全一样,应该是找到了一种适合岭南的气候,但是又有当时一定的时代感,为城市有机更新带来一定活力的一种模式。
在临街的商业玻璃骑楼的设计,我们注意前后的界面都是通透的,希望对着车行的马路和人行的步行道,能够把后面的保留建筑显示出来。在一开始这个项目是有一期二期的,后来完成了一期工程,我们一直非常的期待二期工程能够启动,乃至它成为一个真正的试点。在我们看到的广州老城推广开来,形成一种新的居住和商业混合起来的模式。但是非常可惜,后来领导换届等等原因,这个项目就停下来。到10年广州办亚运会的时候,二期工程就用穿衣戴帽的模式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处理。这就是这个项目我们作为建筑师留下的一种遗憾吧,但是通过这个项目,我跟我的小组积累了经验,也在后面项目中延续或者推广出去。
在06年我们做了安徽省博物馆的新馆,也是几年时间把它建成了。在07年是宁波博物馆,07年到10年,我全程跟进了上海世博会这个项目,很多时间在上海,也是那段时间创办了雷励中国这个组织。在上海建成了钱学森图书馆,后来接受委托,建成了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在持续的进行项目实践的过程中,我也延续着对建筑师这个专业就是需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我自己希望提升设计的思维,提升自己认知的框架。如果让我提炼出一个像我这样,比较多处在真实项目情景的一线建筑师,我会提出一个问题,从主体心智到真实建筑的隐形屏障,我们处在复杂的新环境,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趋向于国际化和进入最终的真实体验,对我们建筑作品的创意度、完成度、对位度还有体验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建筑行业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化,程序越来越繁琐,事务性的工作也越来越多。而且设计工具也不断更新,有很多新的设计的理念、想法不断的向我们涌过来。这些都构成我们一个设计师作为主体的一种愿望,一种思考,一种专业的追求,跟现实世界好建筑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远,设计主体的完整性不断被切碎,设计过程连续性也不断被打断。
我觉得对问题的做法就是努力去打通从概念到建成的连贯性。这个连贯当然是指具体一个真实的项目它从开始、过程到结果,它这个过程的一种连贯,品质的连贯,完成度这些。但首先要求我们建筑师作为设计主体,在你的心智空间确实存在一个强大连贯性的设计思维的框架,要做这个事情,我首先还是反问自己,从做过的项目里面,不管是解放中路旧城改造项目,还是钱学森图书馆,还是泰州项目,回顾起来,都从建筑学基本的概念、形式、建造这三个思考空间,分别聚焦,我们努力作出比较好的解答。同时让这三个层面能够相互贯通,能够相互解释,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整体。当这种连通关系比较好的时候,往往一个优秀的作品出现的几率就比较大。
就拿钱馆举个例子,我们一开始投标的方案,我们做了很多圆形,探索什么样的模式适合那块地,那块地在徐家汇,我们用了一个矩形的盒子来回扭转,因为钱老是杭州人,他也为人比较低调、朴实,同时他也是提出了山水城市。我们希望在建筑设计上反映他的这些理念、性格还有他人生的经历,但是中标以后,接触到钱老的家人还有更多的相关者以后,他们认为不够纪念性,不能把钱老和我们国家核事业历史的结点意义把它体现出来。我们了解了以后,我们也努力重新回到项目环节去搜索什么资源,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方案,我们核弹的实验都在戈壁滩,这只是一个想法。回到形式,这个石头要裂开,裂缝怎么打开?它是一个纪念性图书馆,这样一个建筑还得解决展览图书馆具体的功能。同时在中标以后,引入一个刚性的约束,东风二桥导弹22米高,我们这个建筑不能是高层,只能往地下挖,引起首层的设置,我们可以去调整,引起有一个平台在狭窄的上海繁华市区能够进行一个循序渐进的空间。钱老精神性的肖像和东方二桥的导弹出现一个时空对话的场景,这个必须要解决内部的圆形空间在棒傍晚它的灯光必须能穿透幕墙向城市呈现。这个肖像又不能太写实,太写实就不是一个精神的体现,要转化成一个外墙的肌理,同时这个体量要在材料的划分上面,要有一个合理的,又能够适应逻辑的做法。通过每个层面的思考和关联,使它形成一个比较连贯的作品。
同时还需要有一些理论的支撑,特别是对设计需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科学的范式的解释。今天我们谈建筑师的修养,人工科学,设计在近几十年来成为跟科学跟人文相提并论的人类通识教育的大学科。基于人工科学的设计范型,创造具备功能的建筑系统,这个建筑系统要适应一定的环境,来完成这个功能,从而实现人类的需求。就是一个钟,一个人类手表,人类都要计时,挂在墙上的钟要机械的走,这个手表要有电子的,要联网。但是这个钟静态的挂在墙上就好了,我们的设计就是这样,其实是为了人类的需求,但是建筑有一个自我系统,同时要跟外部的环境发生适应和接受这个约束的关系。
回到我们建筑的项目,人类的目标有一个共通的,对我们重视建筑本体价值和专业价值的建筑师,可以归结为有效创新、现场体验和建成品质,有效创新,就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有可行的实现的方法,同时它给人带来新的体验。现场体验和建成品质,刚才有很多位同行讲到了,建筑有一个工艺的品质,获得人造环境的一种品质,最后我们是给人带来一种体验。我也把外部环境分成物质环境、人工环境、知识环境,主要就是方便我们有意识的,有一个去搜索,主动识别,约束和取得资源的一个外部环境的理性的认知。
结合刚才的概念、形式和建造,我把一个真实项目要从建筑学科拓展到更跟实际的需求和真实的环境能够更好的衔接,把这个概念创意探索,建筑语言生成,建造品质控制,成为我们聚焦的一个思维的空间。同时它每个思考的层面的内部还有一些推动的着力点,并且对外部环境有一些打开的通道,形成一个连贯性的思维框架。
概念创意主要就是给我们一个最开放的思考的平台,把任何可能引导我们产生设计概念的因素都把它汇集进来,同时它是设计全程的指挥棒。刚才有很多同行讲到同样一个想法有很多种解释,这个可以纳入我们的思考框架,提出一个想法,应该具备多种角度的一种解读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凝聚共识。
建筑语言的生成,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通过建筑语言,它既是抽象的电线面体,具体又能够表达建筑的功能需求,建造技术各种约束,我们能够把包括建筑学知识体系在内的空间理论氛围等等,转化为特定项目一个特定的建筑体系。建造是建筑实现的必由之路,建造规律本身限制或激发形式的生成,鲜明的建造方式或材料工艺跃升为概念主体。比如一个偏远的地区,要做一个轻量化的,我们贵州大本营就是这样一个项目。这三个空间不是截然按照顺序进行的一个流程,是让我们设计思考可以聚焦的一些项目交叠思考的子空间。
我们需要将这些进行细化,就像概念创意,主要是解决怎么凝聚各种资源,能够给出一个好的定位,能够找到建筑转换形式的一些同感,并且能够凝聚各方的创意。建筑语言,主要是解决建筑学内部的问题,同时要把一个项目的运营等等这些问题结合进来。在建造品质控制,首先是建造语言的制定,要从建造的逻辑重新审视和理顺一系列的关系,以便于我们能够清晰的交付一套给不了解这个项目的人也知道怎么去建造的一个体系。同时还有一个保底的需求,建立一套合法合规的档案。作为一个机构的建筑,它的运营管理和维护的设施细部,这些都可以纳入到建筑师思考的范围。
对设计的启动,这些层面之间的一些转换,也做了一些探讨,特别提到了在建造品质控制最后,在施工过程的一种指导和投入,其实是整个设计延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这一系列的探讨,形成我自己自我修炼认知升级的一个设计思维连贯性的框架。在这个思考的框架中,我们开始一个项目,可以聚焦于概念创意、建筑语言、建造控制这些层面。每个层面里面有些着力点,我们遇到问题,或者判断一个做决策的时候,围绕有效创新,现场体验,建成品质,向外部识别、约束和寻找一些设计的资源。最终是希望所有的这些核心的层面,着力点,外部的塑造,他们尽量多的进行一种连通,最后就像一个复杂的电路,他们之间的连通越多,越全盘通达,整个框架的亮度越高。如果我们做的足够好,整个项目完成以后,我们既得出一个建筑的适应环境的本体的体系,同时也会围绕这个项目的知识体系,这个项目经验的体系是在探索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支持它建造,以及对它进行解释的一个有效汇集。如果我们做的足够好,项目就会成为建筑学向前发展的一个探索的工具,我们在每个项目有意识的把以往的经验,建筑学的知识体系引入到我们对项目的探索中,保持一种既跟外部的环境充分接触,同时又保持着建筑学专业探索的这么一种状态,这种理想的状态也是我思考的一种理想化的框架。
曾经运用这个框架,对泰州项目做了一个更详细的复盘。里面有些关键词,可以看到在三个层面的思考,确实是需要分别对焦的。我们作为有限理性的人类,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思考是需要聚焦的,我们需要解决一个一个点的小问题,然后再把它拼接和衔接成一个大的整体。是逐渐提纯,确定性越来越增加的一个过程。这个思考的框架并不是僵硬的流程或者程序,它是一种可以随机跳跃的,我泰州看到了青砖,灰砖的建筑,可能最后的建筑要体现这个东西。再回归到布局的探讨,再去判断这样的做法能不能做到有效创新。如果不行,我们再去搜索其他的资源等等。
刚才我前面放的项目都是14年之前的项目,14年之后,比较有意思的,在我的小组运用这样一种思考去进行项目的设计,现在这些都是目前在建的一些项目,包括南海会馆,还有宁夏图书馆,再追问一下,连贯为什么那么重要?在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的未竟章节consistency,连贯性,稠度,对建筑创作也一样,设计的环境需求越复杂,越变化,我们的愿望水平越高,这个连贯性就越重要。连贯性能够体现建筑学的本体价值,同时保持和外部环境充分的接触,同时它不是一个僵硬的流程和程序,为设计思考提供一些着力点。我们设计思考就像植物和藤蔓一样,借助它的攀越点进行攀越,进行桥接。根据每个项目需求的不同,项目环境的不同,还有我们每个人专业追求的不同,它科医生发出不同的形状。我们提倡的是尽可能多的衔接,尽可能多的桥接,让这些要点层面内部外部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解释,相互支持贯通的关系。最后形成珠玉纷呈各种各样的作品。我的导师何镜堂老师说建筑师是没有一百分的,建筑师应该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我们可以寻求某种情境下的合适,大家可以展开差异化的想法的。我自己思考的一个呈现,仅供大家参考,欢迎跟大家交流。
最后,我想再把话题稍微展开一下,现在我们都面对一个复杂变化和未知的世界和未来,科技发展非常迅猛,早上梅大师提到信息、数据和人工智能,特别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把围棋这项复杂的智力活动,人类的最高手打败了。建筑师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呢?或者各行各业会被人工智能推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呢?大家没有办法有一个准确的预知。但是我想面对一个变局,我们可以追问,到底什么是只有建筑才能提供给我们的价值?建筑学和建筑的本体核心价值在哪里?还有建筑师作为人类主体,不管我们掌握什么样的工具,我们真正想做成的事情是什么?我想反复去问这些问题,对我们应对这个变局是有帮助的。我的分享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