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扬子问题空调召回:质量正在压倒垂危老牌?
来源:制冷快报
近日,日立空调和扬子空调,一家日本老牌和一家国产老牌,近年来早已游走在市场边缘地带,最近却因为陷入一起产品“质量门”而成为一对“难兄难弟”,也引发整个家电产业的高度关注和热议。
日立和扬子,成空调业难兄难弟
据制冷大市场记者了解,今年以来,日立和扬子两个空调品牌,在双双登上广东工商局“2017年首批缺陷商品”名单之后,又被生产工厂所在地的安徽质监局全面清查,被督促必须召回在工厂生产的总共304套缺陷产品。
安徽质监局发公告称,江森自控日立空调(芜湖)有限公司召回KF-26GW/J(129台)、 KFR-36GW/L(101台),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召回KFRd-35GW挂机74套,这些产品被查出存在多项指标不合格的情况而被纳入“缺陷产品”名录。
日立空调缺陷问题主要是“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接地措施”等指标不合格,如果在带电情况下进行自主操作时,会对空调的安装工、维修工会构成较大安全威胁;这在空调销售旺季,频频出现空调安装工伤亡事件的背景下,引发空调安装工的关注。
扬子空调缺陷问题主要是信号线拉扭力不足、输入功率和电流不符合标准的要求,使用过程可能存在耗能与实际标称不符的情况。也就是说,扬子空调的节能水平与产品实际标称会出现不相符的情况,节能水平大打折扣。这在国家持续多年推动空调能效升级,推高空调能效水平的背景下,凸显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用户利益保护的薄弱。
当然上述一系列问题,也暴露出两大空调品牌在产品生产制造环节中存在标准把关、质量把关不严等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对于已经参与空调市场几十年的日立和扬子来说,都不是大问题。但最终还是发生了,其结果必然是对企业和品牌的“蒙羞”,也公开暴露出这两家企业的品控体系存在漏洞。
日立空调如今在中国空调市场被挤出边缘地带,扬子空调自有品牌产品在市场上表现平平,市场不温不火,主要靠为不少知名空调品牌提供OEM贴牌服务在滚动发展。
质量防火墙倒塌,结果很严重
目前日立空调、扬子空调均已采取自行整改,面向商家、用户进行主动召回部分缺陷产品。尽管如此,两大具有一定行业知名度的品牌如此多项产品质量指标不合格,还是引起多家媒体深究,“质量门”随之进入大众视野并持续发酵、引发围观,不论是网友的吐槽,还是用户的指责,空调业界内外一致朝向他们质量这根软肋开炮。
毫无疑问,质量是支撑一家企业、一个品牌里最坚硬也是最脆弱的一根柱子,然而为什么日立、扬子的“质量门”事件引发行业舆论一边倒?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中国制造2025、工匠精神成为各大空调企业转型升级追逐的热潮之时,产品质量出问题无异于逆势“开倒车”。国家供给侧改革鼓励企业创造、制造,意在提升产品品质、品牌价值,同时也会毫不留情揪出那些害群之马。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像日立这些外资品牌一向标榜高品质、高技术而拥有巨大的品牌溢价能力,动辄高出国产品牌同类型产品数千元,曾让他们在中国市场不可一世。如今成熟的国产品牌空调以90%市场份额赢得竞争主动权,显然如果“质量门”持续扩散,对日立等外资洋品牌来说无疑是一记重拳,甚至会一举击碎部分国人对日资高端品牌的幻想,反过来这也为一线国产品牌全面高端反超创造条件。
对于日立来说,因质量问题被国家有关部门点名已不只一两次,近几年除了家用空调产品以外,净化器、水冷空调等产品均曾被国家质检总局抽查出不合格而多次被通报。这暴露出,日立空调等产品的合资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出现漏洞。并且随着空调等家电板块利润减少、效益下降而无法有效遏制质量问题的加重。
背后还有一个日立空调必须接受的残酷现实,随着国产空调品牌继续分食外资品牌的最后不足10%的一块小蛋糕,家用空调业务日薄西山,对他们来说如同“鸡肋”,进退维谷,这倒逼其不得不进行深入的战略调整和重新定位。
对于扬子来说,尽管拥有20多年的制冷资历,可始终没有走出二线、三线品牌的围堵,随波逐流而没有找到一条逆势而上的路径,尤其是空调产品自主创新、营销创新已经渐失去老字号品牌的霸气,缺少完备、强大的研发体系、现代化的智能制造能力,如果再失守质量关,其后果恐怕难以想象。
日立、扬子两大品牌在空调市场的份额、地位都远离主流阵地,质量门事件并未在市场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对于整个空调行业来说,不论是国产品牌,还是外资品牌,国产与日资品牌的较劲已经终结,胜负手已分。不过品质制造这场攻坚战,并不是单纯指向对手,更多地是自我内部开炮,也不是单点管控,需要严格管控到研发、原材料、生产、服务等全过程。
通过这一事件可以窥见,无论多么强调产品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如果没有基本的产品质量保证,再美丽的营销、品牌也是苍白的。一旦碰触这根高压线,不仅会伤到自己,还会被用户、市场所抛弃,这也将是那些边缘企业不堪负重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