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下发3期督办通知 监察督办1390个环境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环保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8个城市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已经进行一个多月了。这场将历时一年、共计25轮次、出动5600名环保执法人员的环保督查,范围广、时间长、力度大,被称为我国环保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督查开展一个多月以来,环保部已经分三批督办了1390个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一行动目前都查到了哪些问题呢?督查万余家企业(单位),超六成存环保问题
从4月初督查组进驻到位,到5月17日,督查组共督查11674家企业(单位),发现7909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67.75%。
其督查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如下:
(1)治污设施成摆设。企业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在问题企业中,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有724个。如督查组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检查发现,这个县的友源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脱硫设施停运,企业产生的烟气未经脱硫设施处理,全部从窑顶旁路无组织排放。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表示,企业环保治理成本较高,一些环保意识不到位的企业会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因此,企业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不排除设备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2)在线监测数据“再加工”。督查组在检查中发现,17家企业涉嫌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如,山东省淄博市崇正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烟气采样平台烟道截面积实际为6.06平方米,在线监测系统参数设置为3.50平方米,导致上传至监控平台的烟气排放量仅为实际排放量的57.76%。上传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与实际排放量严重不符。
(3)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未密闭或未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扬尘措施不完善问题较多。其中,建设工地裸土、企业物料苫盖、市政工程扬尘遗撒等问题比较突出。如督查发现,保定市味群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9家企业、菏泽市成武金安热电有限公司等35家企业存在防扬尘措施不力,无“三防”措施。
“散乱污”企业问题突出,漏报瞒报现象普遍
“散乱污”企业成为目前强化督查中曝出的最集中问题。在前两轮督查发现的7909家问题企业中,“散乱污”问题企业有2695个。
“散乱污”企业一般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没有任何环保治理设施、污染物超标排放,土地、环保、工商、质检等手续不全甚至没有。这类企业一般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工艺差,没有进入集中的工业园区,有些在农村甚至山区,基层难以实现有效监管。
环保部表示,要下大气力整治“散乱污”企业污染环境问题,依法坚决关停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治理无望的“散乱污”企业。同时,应塑造良好的市场秩序,为好企业腾出发展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截至3月底,28个城市共向环保部提供“散乱污”企业5.6万余家。按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散乱污”企业到今年10月份要全部清理整顿完毕。
环保部同时表示,部分城市还存在“散乱污”企业排查不细致、整治力度不够的问题。一些需依法关停取缔的“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问题突出。环保部要求,各城市在5月底前进一步完善“散乱污”企业底数并上报环保部。从6月份开始,如果强化督查组仍然发现“散乱污”企业排查不彻底、违法生产、新建或擅自恢复生产等问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对查出的问题环保部将进行督办,以推动地方逐一整改。目前,环保部已下发3期督办通知,共督办1390个环境问题。第一批督办环境问题98个,完成整改83个,完成率84.69%。第二批督办环境问题554个,完成整改367个,完成率为66.2%。第三批督办的327个突出环境问题和411个“散乱污”企业问题,各地正在抓紧整改中。环保部近期将派出6个巡查组,对督办问题逐一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