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上海区域搭建三大新平台 暗藏运营逻辑转型尝试
在碧桂园颇为重视的上海区域,近期出现组织框架变动。
碧桂园集团上海区域总裁高斌表示,长租公寓管理部、产城事业部、商业管理部的组织架构已开始搭建。
这是继万科、龙湖之后,又一家房地产龙头企业进入长租公寓领域。
事实上,碧桂园近期已经展开相关人员的招聘。3月中旬,碧桂园上海区域公司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在网络发出信息,欲招聘产业、商管相关高级人才。
碧桂园上海区域相关人士也解释道,新的架构正在搭建中,还没有实质性内容,需要人员到位才能开展。
上海区域举足轻重
碧桂园在长三角区域迈开步子发展的这两年,业绩表现已在集团整体业绩中举足轻重。
以其中业绩增长最快的沪苏区域公司为例,今年年初其便宣布,截至2016年12月31日,该区域实现年度业绩308亿,创下历年最好成绩。该区域在建、在售项目达50多个,业绩、项目数均处于集团各省公司领先行列。
沪苏区域年度土地投资数量和投资额均呈翻倍式增长,年度业绩也从2015年的111.7亿到2016年的308亿实现翻倍,其中位于上海嘉定的碧桂园嘉誉项目开售当天热销8亿。
来自同策咨询的数据显示,碧桂园通过公开市场在上海于2015年-2016年获取10个项目,分布于奉贤、宝山、临港、青浦、松江、嘉定。显然,这些地块均位于上海郊区。据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加上合作项目,碧桂园在上海周边一共拿了17个项目。
尽管如此,一直没能进入上海市中心,或成为碧桂园上海区域的发展瓶颈。而创始人、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对于碧桂园的一线城市战略已非常坚定。
一份来自碧桂园2017年经营分析会的报告显示,杨国强曾对一线事业部有明确要求:期望做更多的旧城改造、要有长远规划。碧桂园对一线城市的定位是战略性的决定,一线城市事业部要区域化,2017年内完成同集团各大中心的接轨,5年内,各区域要成为各自一线城市市场的老大。
布局多运营方式
碧桂园高管在上述经营分析会上表示,在上海投入加码,不仅仅继续推进住宅开发业务,还要成立长租公寓和产城事业部、商业管理部等,在房地产行业的多个领域发力,深拓碧桂园在沪发展的业务深度和广度。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碧桂园获取城市资源的一种变通,未来一线城市的竞争趋势,将由单纯的住宅开发,转向商业、产业地产开发,乃至持有,运营商业、公寓及产业地产领域。
优淘城总裁薛建雄认为,类似长租公寓和产城事业部、商业管理部这样的专业职能部门,一般都是集团层面设立。只有少数龙头房企的大区才可能被授权,可以单独设立这样的部门。但类似碧桂园这样,允许城市区域设立各个事业职能部门的,其实在行业内非常罕见。
薛建雄进而分析,开始进入长租公寓领域,是碧桂园在做应对上海土地部分长期自持的内部准备,如此才能在拿地时有更大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通过租赁房源转租进入长租公寓不是长久之计,拿政府人才公寓也要靠机遇,只有自持物业才有出路。”他补充道。
对于碧桂园进入产城领域,薛建雄指出,这可能是碧桂园切入特色小镇的一个机会。“郊区大盘是碧桂园的强项,以郊区大盘服务周边乡镇产业,碧桂园有操作基础和经验,如今是呼应政府需求,将郊区大盘开发升级成小镇开发。一方面可对冲其他房企做小镇对碧桂园郊区大盘模式的消解,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碧桂园在被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