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新路:合理增加住宅用地
来源:上海证券报
除了限贷、限购之外,今年热点城市房地产调控又多了一条新思路,即“合理增加住宅用地”。
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
《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也提出,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的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市场监管,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着力防控资金脱实向虚和房地产波动。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土地问题专家廖永林向记者表示,房地产调控的核心问题就是定位,在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属性下,土地、金融等等相关调控就应该更精准。
纵观十几年的房地产调控历程,中国在房地产调控的治标方面,已经竭尽全力,但在治本方面还难以给人稳定的预期。
“没有稳定的预期,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大家对房子的定位不清晰导致的。”廖永林说。作为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原司长,他分析说,当中央明确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之后,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深圳,土地供应的思路就清晰了。
记者在长期观察中发现,在房地产调控中总有一个“怪圈”,即一旦房价上涨,开发商总是指责政府供地不足,特别是对于那些热点一二线城市,更是往往被开发商指责供地不足。
廖永林认为,事实上,每一座城市都有规划,无论是人口还是土地都“心中有数”,从土地角度来看,在明确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之后,做好土地规划和供应计划,使得开发商和购房者有了明确的心理预期,也就没有了炒作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也向记者表示,我国房地产业此前过多以发展为重点,但对于规范性强调不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野蛮生长”的现象,也因此导致三四线城市出现大面积商品房库存。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也曾表示,2017年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土地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首先是建立分类调控制度,对土地进行“双向调控”,即对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合理增加土地供应,调整用地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而对去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减少乃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北京明显加快了土地供应步伐,公开挂牌的土地已达10宗。
目前来看,有关房地产的稳定预期,已经开始向房价传导。住建部部长陈政高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今年1-2月份乃至刚刚开始的3月,整个房地产市场还是比较平稳的,相信今年也会比较平稳。